第04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10年没解决的噪音扰民问题解决了”“解决停车难有了新方案”

“永”远为居民着想 “太”多实事一件件干成

建党百年

永太居民区
给轨交附近的围墙装上隔音板
宝丰大厦业委会联席会

□记者 宁之

在芷江西最西面,有一个面积仅约0.15平方公里,却实有人口达4887人的纯商品房大社区——永太居民区,它由凯成苑、富泉公寓、宝丰大厦、中海一期小区,中海二期小区、中海三期小区、中海loft共7个小区组成。这样一个大社区,想要平安运转、团队有活力、居民有幸福感,在治理方面不花一番功夫是很难做到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永太居民区党总支交出了无愧于居民的答卷。

永太居民区东临共和新路,南临交通路,西临大统路,北临永兴路,靠近铁路上海站和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有轨道交通1、3、4号线过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除了原住居民留在此地,很多新上海人也选择在此安家,这里的商品房小区被寄予厚望。然而,也是因为靠近铁路上海站,曾经噪音扰民问题存在10多年,这让居民的幸福感打了一些折扣。

近年来,永太居民区以党建引领“1+5+X”共治共建,集中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以居民自治为突破口成立业委会,让“三驾马车”齐发力,奏响了“志愿服务、居民自治、垃圾分类”等工作为主线的社区工作“三部曲”,真正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因为治理有方,家园变得越来越安全、美好,多个小区获得市级、区级文明小区、平安小区以及创建无违建村居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街道的支持下,党总支引领凯成苑、富泉公寓、宝丰大厦把好关、选好人,先后成立了业委会,一件件地为居民办实事。

20年都没有业委会的小区如今有了业委会

凯成苑小区始建于1999年,由于地址位置等原因,轨道交通噪声扰民困扰这里的居民10年之久。20年来,业委会也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顺利成立。2019年夏天,永太居民区党总支以“1+5+X”共治模式联合居委会、物业公司、社区民警、凯成苑社区骨干志愿者及楼组长,召开业主大会,共同协商筹建业主委员会。在自治办和房办的指导下,历时半年,凯成苑小区组建业委会工作圆满完成,这标志着20年都没有业委会的凯成苑,从此有了第一届业委会。

业委会成立后,“三驾马车”最先聚焦的就是轨道交通噪音扰民问题。凯成苑居民周妙英告诉记者:“刚买房的时候没有这个问题,后来轨交多条线路从此经过,产生的声音很响,对我们的困扰很大,特别是夏天,半夜里地铁还在运行,导致居民睡不好觉。”“三驾马车”听取民意后,向上反映问题。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借助市委组织部领导来居民区走访的契机,多次协调召开“1+5+X”共治联席会。2019年秋天,轨道交通运营方拿出了有诚意的解决方案:不仅把原来高度仅2.5米的低矮围墙升高至4米并加了隔音板,还给靠近轨道的前排居民家中装了隔音玻璃。“前排的50多户居民终于能在家睡个好觉了!”周妙英说。

解决小区难题

“三驾马车”各显神通

如今,“三驾马车”又致力于解决“迷你”小区停车难。凯成苑小区共有114户,小区内仅有18个车位,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车主们主动侧方停车,最终小区内可停下25辆。然而,多了7个车位仍是杯水车薪,还有30多位车主无奈只能“出走”。其中,有28位业主花高价把车停进了附近的交通路车库里,还有业主有把车停在父母家的小区……

为了解决停车难,6月24日下午,党总支召开了“1+5+X”共治联席会,专题研究此事。交通路车库负责方代表陈经理出席会议,听取了居民代表反映的停车矛盾问题。“小区停车200元/月,车库停车700元/月,车库停车包月价格对居民来说偏高,如果能考虑定一个适中的价格,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目前,该方案已提上议事日程,停车难有希望解决。

宝丰大厦也是一个“迷你”小区,有居民96户。好在停车位虽然紧张,但小区旁边有一块空地可停7辆车。此前,因为空地为半包围式,长期被社会车辆占用,业主车辆很难停进去。日前,“三驾马车”在街道社区自治办的支持下,征询居民同意后,顺利给宝丰大厦旁边空地装上了道闸,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迷你”停车场。目前,在业委会的监督下,物业对该停车区域进行规范化管理。

近日,富泉小区新一届业委会在党建引领下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小区垃圾箱房(危房)改造项目。业委会委员说:“由于是商品房小区,改造项目不属于政府项目的扶持范畴,因涉及项目费用较大,目前在征询业主意见,如能得到2/3业主同意的话,就能启动维修基金改善小区多年来危房的改建。”

党总支引领“红色业委会”为群众办实事

成事的关键在人。近年来,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凯成苑、富泉公寓、宝丰大厦3个小区的业委会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发挥作用的历程。值得一的提的是,3个小区业委会都有“红色”基因。凯成苑业委会5个委员中有4个是党员,1位是威望很高的志愿者。今年3月,刚刚顺利换届的富泉公寓业委会,5个委员中有3个也是党员。

“他们不拿一分钱,对居民有感情,对小区有热情,致力于把为民实事一件一件地干好,赢得群众广泛好评。”党总支书记张谊动情地说,“他们就像各小区的‘民情气象站’,聆听群众呼声,传达民生民情,在党总支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让民呼我应更高效及时,许多棘手的事情也都好办了。”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芷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