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自“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张庙街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有机贯通,在学习教育中发现问题,从历史中找答案,从现实中找参照,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设人民城市,必然是在接续“四史”的历史文脉中前行,街道将坚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问题,扎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基。 “看” 寻红色足迹 看“四史”变迁 张庙街道地处宝山区东南部,从第一次淞沪抗战后的“一二八纪念路”到95天建成的“张庙一条街”,从工人新村建设到美丽家园建设,从原本为吴淞工业区配套建设、离市中心区域偏远的工人新村,发展成长为人口大量导入的居民住宅区,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一部分,辖区内也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街道注重发挥红色资源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联合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将张庙辖区内红色教育点串点成线,优化组合形成2条现场教学红色线路——初心前行路和使命变革路,线路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踊跃报名预约,目前已累计组织开展现场教学60余次。 与此同时,街道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走出去”。10月9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两新”组织党组织、社区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的党员们参加了宝山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红色线路五——“奋进”。 党员干部第一站来到了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行知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对各个展厅逐一参观,学习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五安教育”等思想,感悟陶行知先生的崇高人格和教育实践,党员们纷纷表示深受教育,要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接续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未竟事业。党员干部第二站来到了塘湾村,塘湾村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西北部,是上海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村之一,有全国文明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称号。村内以“慈爱”主题打造的母亲花文化园,园内花草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党员们通过观看塘湾村的村容村貌,聆听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故事,感受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从奋斗中汲取精神动力,汲取经验智慧。 红色线路现场教学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引导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励党员们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前行动力,促使基层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勇立时代潮头,承担历史使命。 “听” 筑牢党员活动阵地 在“四史”学习教育中,街道通过与基层党组织的密切合作,把党史宣讲与理论学习、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四史”学习教育送进更多园区、楼宇、企业,把“四史”学习教育送到“两新”基层党员职工的生产工作一线,不断激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职工的参与热情,把教育效果转化成为推进“五个新张庙”行动的实践风采。 博济智汇园党群服务站于9月16日在博济园区9号楼大礼堂,开展了一场“创新创业之打造园区我参与——走进上海博济智汇园”主题党群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上出谋划策,引导和鼓励企业报团取暖共克时艰,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以期早日走出困境闯出新路。 活动以系列讲座的方式,“改革开放下的非公企业如何化危为机”“上海博济智汇园的前世今生”“非公企业的担当”“浅谈服务与被服务的快乐”等课程通过不同的角度讲述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的成长经历,以及在疫情后企业复工复产中,发挥非公党组织作用,让党旗飘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助力企业坚定信心,实现企业有序、高效复工复产的故事。 博济智汇园党组织将继续开展各类“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将“四史”的学习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结合到实际工作中,让园区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把“四史”学习教育转化为解难题、抓发展的推动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 “学” 线上线下学习齐步走 “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街道注重分层分类开展学习教育,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利用“学习强国”、“宝山汇”APP、“异香张庙微社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方便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确保“四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做到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线上,街道开发系列“四史”学习教育“初心微党课”,初心微党课紧紧围绕张庙的发展变迁和社会治理历程,全方位展示张庙从“淞沪抗战战场”到“工人新村”再到“五个新张庙”的生动演变,让党员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学习,使党员真正做到随时学、随地学,提升“四史”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10月12日,张庙街道选送的《听我说、谢谢你》在宝山区“党课开讲啦”系列活动展示颁奖仪式中脱颖而出,获评宝山区优秀微党课二等奖。 线下,遴选组建以街道后备、储备干部为主的“四史”宣讲团,依托社区党校、社会组织等资源,将“四史”学习教育送进张庙的千家万户,目前已累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宣讲26场,辐射人群达1300余人次。 街道组织中心组还扩大学习,赴“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参观学习,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机关党团员共50余人参加。党团员们认真观看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全力以赴、科学防治,逆行而上、驰援武汉等九个部分内容。这些画面鲜活的英雄事迹,让党团员们深刻感受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为上海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优质答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党团员们纷纷表示要紧密结合“四史”学习教育,汲取上海抗疫精神中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力量,坚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主要理念,以实际行动为“五个新张庙”建设添砖加瓦。 “做” 当好实践实干“急先锋” 街道坚持以学习教育推动中心工作落实。以开展“四史”主题党日为有效抓手,结合进博,“七一”,“十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节点,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创全、垃圾分类、迎进博等中心工作,奋力推动张庙经济事业高效发展。目前街道各基层党组织已累计开展各类“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1400余次。 近日,张庙街道党工委收到家住泗塘七村一名84岁共产党员的来信。其内容是“感谢街道党工委对基层组织思想工作抓得好、社区工作做得好”,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街道党工委严密部署、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干部们在居民区书记杨国平的带领下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领志愿者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高温,确保社区居民群众安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泗塘七村居民区党总支始终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部署,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党总支书记杨国平坚持不间断带头干、居委干部一起守,党员群众轮流巡,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基本做到了“五个到位”,即组织到位、摸排到位、宣传到位、防控到位、服务到位。经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从疫情发生至今,小区始终保持零确诊、零疑似、零密接。 自街道争创垃圾分类达标示范街镇以来,泗塘七村党总支始终以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态度全力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在连续数月的检查中,均以超90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前茅。试问其有何妙方?答曰:不间断巡逻,增强力量值守。 用泗塘七村党总支书记杨国平的话说:“社区工作需要多做做小事杂事,多理理琐事难事,突击做好一项工作不难,难在细节,贵在坚持。”泗塘七村是张庙街道众多老旧小区之一,近年来党总支自我加压,主动申报“上海市文明小区”,小区面貌得以明显改善,居民素质日益提升。杨国平多次联系区人大代表,为小区争取了健身步道建设,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锻炼身体,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张庙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守好“责任田”,只争朝夕完成“军令状”,推动街道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切实增强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