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社区治理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聚!通河四村公共客厅等您来做客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张庙街道通过改扩建、置换、购买、租赁、共享等多种方式,创新打造社区居民公共客厅,坚持软件硬件同步推进,为居民提供“事务受理、民主管理、为老关爱、文化休闲、睦邻便民”等服务,成为居民区规范化、共享型、开放式自治共治的公共空间。

作为社区服务标杆示范点,通河四村公共客厅自2019年启动以来,致力于推进社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着力打造平安、美丽有温度的社区环境。尤其在今年在历经新冠疫情考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公共客厅于2020年9月重新向社区居民开放,开放的兴趣班包括书法、裁剪、太极、编织、交谊舞等7个,活力楼组的定制活动也同步重启,亲子活动室、阅览室、烘焙室更是受到了居民们热捧,为营造儿童友好型社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起到了有效积极的作用,并且有效利用第三方资源,全年共计开展活动121场,参与人次1296人。

通河四村公共客厅全年共接待各级领导莅临指导40余次,接待参观者近千人次。公共客厅的开放运作充实了社区治理的团队,切实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向心力,调动了居民自治的积极性,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公共客厅”提倡社区治理精细化,依托“社区通”平台,开发线上运行“社会组织和社区达人与居民供需对接平台”——社区微公益服务配送平台,精准梳理需求,靶向提供服务。举办多场了特色活动,例如爱心公益市集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免费量血压、法律咨询、爱心义卖、布袋拓印等娱乐、实用、方便的服务。活动吸引了百余名社区居民的参与,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编织班成员用一双双巧手编织了一条条温暖牌围巾和毛衣,为社区高龄老人、党总支结对贫困地区送去温暖。修身养性的书法班让社区内志同道合的居民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增进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太极拳是一项老少皆宜,集健身、防身、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居民的体魄,还有效推动了“健康中国、健康上海”的建设工作。交谊舞不仅能让广大居民在享受音乐和舞蹈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还能通过创造舞蹈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邻里和谐。

此外,通河四村公共客厅还与媒体合作,成立“未来人民之家”,引入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生活、人工智能+居家、人工智能+服务等人工智能元素,给居民提供便捷服务,实现社区服务的智能化,成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进社区的项目。

眼下,通河四村公共客厅已真正成为邻里之间相聚的平台,展示达人才艺、志愿者风采的舞台和展现居民自治、社区共治的窗口,满足了各个年龄段层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获得了居民们一致的认可和称赞,真正做到了暖民、惠民、为民的社区共享空间。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张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