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 解忧纾困暖民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张庙街道以学党史为契机,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学党史和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把学习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动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疫苗接种  张庙街道圆满完成第一剂次目标

截至6月9日12时36分11秒,张庙街道圆满完成第一剂目标任务,累计完成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106125人次,总剂次171522人次。

自5月份开启第二阶段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区卫健委关心指导下,张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工作,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动员,秉持第一阶段工作中永不服输、敢于拼搏的精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疫苗接种工作,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经常去接种点、社区指导疫苗接种工作,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广大干部职工全员出动、全力以赴投入到疫苗接种工作中,加班加点,连续数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为疫苗接种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社区工作者、机关事业干部头顶烈日、扫楼扫街,广大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付出了艰辛努力。

在推进第二阶段疫苗接种工作中,张庙街道及时了解群众需求,结合街道实际情况,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在接种点设置上,街道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保留交运智慧湾接种点的基础上,接连开出智航大厦、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个固定接种点,通河四村公共客厅、通河二村、通河八村第二居民区、张庙成人学校等4个社区流动疫苗接种点。6月1—9日,5.19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累计开出了7个接种点,把疫苗接种点开到了居民家门口,惠及了一大批居民,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获得了大家的点赞。

在放开75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后,很多老年人因为有了家门口的接种点后,纷纷来到社区流动疫苗点接种疫苗。家门口的贴心服务,疫苗的安全可靠,让他们没有顾虑,正如89岁的王怀英奶奶所言:“现在接种点离家这么近了,国家政策这么好,打疫苗也是免费的,我要给孩子们做个榜样,一定要来接种。”

此外,交运智慧湾网红接种点还迎来了名家大咖团“打卡”,曹燕华、史依弘、王佩瑜、燕子姐姐(陈燕华)、罗威等纷纷前来接种疫苗。他们接种完疫苗后,纷纷表示张庙接种点交通便捷,服务贴心,希望大家前来接种,共筑防疫安全屏障。

6月11日,张庙街道召开疫苗接种工作第三阶段誓师大会,动员部署下一阶段疫苗接种工作,明确目标,振奋精神。下一阶段,张庙街道将继续紧盯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全面形成免疫屏障而持续奋斗。

一网统管 让“高效处置一件事”逐步成为现实

张庙街道在基层市域治理上,借鉴中山街道“一网统管”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因地制宜依托科技赋能和流程再造推进“三屏一网”、“一店一码”、“7×24小时”工作,让“高效处置一件事”逐步成为现实,加快推动基层市域治理数字化转型,提高街道市域治理效能。

在通河路590号张庙城运指挥大厅,LED高清显示大屏上的视频“九宫格”,正在轮回切换实时监控画面。张庙街道城运中心正是综合运用指挥大厅LED高清显示大屏、指挥席曲面“带鱼屏”和政务微信“手机屏”新科技手段,依托新上线的城运管理系统“一张网”,使城市治理更主动、更精准。近期,街道城运指挥大厅工作人员依托“三屏一网”,第一时间主动发现地铁1号线呼兰路东侧地面人行道共享单车大量堆积、占道停放,阻碍行人通行的问题。从线上派单到线下处置再到线上结案,管理闭环运行链条完整,整个处置过程不到10分钟。张庙街道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在现场踏勘、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与共享单车的权属单位开展沟通协调,最终达成“专人固守、行业自律、总量控制、应急清运、便民利民”等共识,形成政府与市场主体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

张庙街道立足区域实际,积极推进系统融合和数据汇集,深化“智慧城运管理平台”智能应用场景建设。依托新开发的“二维码”扫码技术,把辖区1500余家商铺纳入“一店一码”管理,目前已有800余家完成“二维码”张贴并投入使用,有望在近期实现“一店一码”全覆盖。随着“一店一码”管理逐步推行,商铺基本信息、管理动态、执法痕迹等都将及时采集上传到“智慧城运管理平台”。最近,城运中心依托“一店一码”技术和“智慧城运管理平台”等科技赋能,将新冠疫苗接种以及社区、园区等安全管理纳入重点监管,同时对门责管理问题易发、多发点位开展精准分析,强化平台智能监测、智能管理、智能预警和智能分析等功能,使乱扔垃圾、门前堆物、跨门经营、油烟扰民和飞线充电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

张庙街道积极推进“一网统管”精准治理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治理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着力抓好“7×24小时”运行机制建设,专门组建1支30多人的应急处置队伍,统一设施装备(配备值班室、电瓶车、移动终端和对讲机等),统一工作着装,统一流程制度,统一亮证上岗,7×24小时全天候待命。由街道城运中心负责人担任队长,以“四班三运转”的运转模式,依托辖区公安派出所兜底保障,担负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重任,用绣花功夫抓城市治理。一旦接到应急任务,无论是邻里纠纷、消费纠纷、家庭婚姻纠纷、经济纠纷等诉求还是房屋漏水、失物、挪车等求助,哪怕是半夜三更,应急小分队都闻令而动、风雨无阻,火速到场、规范处置。今年1—4月,街道7×24小时应急处置小分队应急处置案件共991件,其中纠纷类案件占比约70%,非警务求助类案件占比约30%。张庙街道做实做细7×24小时应急管理,力争在最低的层级,最早的时间,以相对最小的成本,努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问题,让城市治理更有情怀和温度。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张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