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金融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资管新规倒计时一年

保本理财谢幕走向净值化

□记者 崔烨

时近2019年年尾,距离资管新规约定的2020年底“大限”还剩一年,近期就有不少投资者发现,几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已经下架了多款热销保本理财产品,而结构性存款作为其替代品正成为新的“揽储大杀器”。近日,光大银行与交通银行就先后下架了其预期收益型的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

数款明星产品遭遇下架

11月1日,光大银行在官网发布了《关于11月30日起停止“活期宝”理财服务的公告》,“活期宝”余额将转回至投资者的签约卡内。时隔不久,交通银行于11月8日在官网公告,为落实监管要求,交通银行将于2019年11月20日起停止办理沃德薪金定投组合产品,并提前终止沃德薪金定投组合产品协议,协议终止相关事宜将按照《沃德薪金定投组合产品协议》。

据了解,光大银行的活期宝是一款现金管理类产品,属于预期收益型的保证收益类产品,自2009年推出,已经历经十个年头了。交通银行沃德薪金定投组合是一年期零存整取存款+“得利宝.天添利-沃德薪金”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组合,属于预期收益型产品,此前已经经历过利率下调。2016年交行曾经4次发公告进行该产品利率下调,调整后不同期限匹配的年化收益率在2.70%-3.80%之间。有业内人士指出,根据资管新规,预期收益型产品要向净值化转型,保本理财要彻底退出,上述两款理财产品都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因此退出在情理之中。

结构性存款成保本替代品

记者发现,在光大银行宣布暂停“活期宝”的公告中,该行对于结构性存款做了一波营销——“为协助您提前做好相应的资金规划,我行新发行了结构性存款产品——‘周周存’,该产品本金安全有保障,一次签约自动转存,同时,我行还发行有多款理财产品和存款类产品,可有效满足您多种资金需求。”

同样招商银行客服在接受理财咨询时则表示,该行目前在售的保本产品仅有结构性存款,一款四个月的产品最高收益为3.95%。表外理财均不承诺保本,主推净值产品中的R3风险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天添金进取型”虽然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超过4%,但是近来业绩表现为3.75%,综合来看更推荐结构性存款。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至10月底,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自2018年3月以来已连续20个月下跌。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今年10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年化平均收益跌破4%,已降至3.99%。

值得消费者们了解的是,结构性存款并不完全就是存款。“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它的最终受益往往是一个区间,如果稳妥起见,请投资者做好只拿到收益下限的准备。”一位在银行工作多年的理财销售经理表示,结构性存款在存款的基础上嵌套金融衍生产品,到期收益率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净值化转型待加速

尽管净值型产品存续与发行规模均大幅增长,但从比例上看,占比还未过半,而如今距离资管新规过渡期截止时间仅剩下13个月,银行要在此期间消化完全部不合规存量产品依然有较大压力。各家银行也正在加紧对于产品进行净值化转型。邮储银行此前公告称,该行对“财富日日升”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转型,原产品运作模式为开放式预期收益率型,调整后产品运作模式为开放式净值型。

截至2019年9月末,兴业银行理财规模超过1.3万亿元,较去年末上升4.19%,其中,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产品余额为5136亿元,在理财总规模中的占比近40%。尽管各家银行致力于理财产品的转型,理财产品中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及占比持续增长,但净值化转型仍待提速。

一位银行资管部人士表示,“资管新规留给银行的过渡期所剩时间不多,产品转型还需要进一步提速,否则在2020年底过渡期截止之前很难完成全部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之间分化明显。虽然大部分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和股份制银行都在净值转型,部分地区中小银行逼近年关揽储压力较大,依旧祭出传统的保本理财“大杀器”。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