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风”土人情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长风二村垃圾分类“幕后英雄”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自从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长风二村保洁员罗余海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以前小区的环卫工作做得都比较笼统,没有现在那么精细,环境面貌总是难以提升。实行垃圾分类后,小区逐步变得干净卫生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罗师傅说道。

罗余海是长二二委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背后的“功臣”之一。现任长风二村高层1—3号的保洁员的他,参与了长达19年的环卫工作,是小区里“说得上话”的人。除了兢兢业业地完成本职工作之外,罗师傅还积极响应物业和居委的号召,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用心做功课并担起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宣传员的责任。早在2015年,小区里不少上了年纪的居民就在他的指导下用上了“绿色账户”。

一双慧眼,辨别垃圾类型

长风二村是最早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几个小区之一。截至目前,已设立一个定时定点垃圾厢房,撤桶工作基本完成。作为小区保洁员,罗余海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开始一天的工作。除了例行的打扫和巡视之外,他还多了个固定动作——对垃圾房里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针对居民常出现分类错误或部分混放的情况,热心尽责的罗师傅会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分拣垃圾。在二次分拣时,他更是打开每个垃圾袋仔细检查,确保所有垃圾都分类无误,为后续分类清运做好准备工作。现在的他,一眼就能分辨居民垃圾袋中有没有混放,三秒就能把一袋垃圾分好类,成为社区中名副其实的生活垃圾分类模范。

一个目标,养成分类习惯

然而,改变居民随时扔垃圾的习惯,小区里的抱怨声在所难免。如何做好居民生活习惯和垃圾投放方式的平衡,是罗师傅在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要课题。

有一回,小区里一个退休的老居民在上午10点多下楼扔垃圾,正好被工作中的罗余海看到了,罗师傅主动上前劝说,居民却冷漠以对。秉着负责的态度,罗师傅向他普及了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后,暂时把垃圾带回了自己家,留到规定时间段帮他分类投放。随后,罗余海向居委会汇报,并和居委干部一起去居民家里做工作,最终得到了居民一家人的支持。“如果其他居民看到有一包垃圾随意地放在垃圾房门口,那么他们可能会有样学样,有一就会有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第一个抓起。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罗师傅说道。

一线宣传,形成良好氛围

在宣传方面,罗余海奋斗在第一线。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面对居民的不理解,罗余海配合居委会耐心向他们解释。除此之外,罗师傅还以多年“老邻居”的身份与居民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力所能及地向居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并义务教授社区老人垃圾分类的方法。罗师傅能言善道,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基本不存在障碍,偶尔碰到不配合的居民需要反复解释时,他的原则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摒弃陋习,但我们一边加强分类宣传,一边身体力行,等到居民们理解了我们的工作后,就纷纷愿意配合了。”罗师傅说道。

(看长风)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