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必虎(师大三村) 退休后,我时常独自徜徉在华东师大美丽的丽娃河畔,映入眼帘的是凉亭、水榭、喷泉,还有随风摇曳的绿植、波光粼粼的河面静谧而安详,我不禁感慨:这可是上海最美的大学校园呵!但如今又有谁知晓她曾经的沧桑呢?漫步间,昔日的情景油然涌上了心头…… 丽娃河重焕昔日“容颜” 1960年代,在化学馆后面的地块上,曾建过一座化工厂。这个工厂的污水排入旁边的丽娃河中,使河水受到污染,日积月累,河中鱼虾也深受其害。我记得在1971年冬天,学校为了改善我们在奉贤五七干校教工的伙食,把从丽娃河捕捞上来的鱼分赠给干校的食堂,孰知这些鱼烧熟后都有一股让人无法承受的汽油味,无人敢食,最后全部倒掉。河水受到污染竟然连其中的鱼都一文不值了! 后来,随着这个化工厂关闭,厂房也拆掉了,修整为大草坪,还建起了如今体育与健康学院大楼。为了清除丽娃河的污水,恢复其往日诗请画意的美丽容颜,学校抽干河水,挖去受污染的河底淤泥,然后重新放水。待以时日,丽娃河才渐渐重现了水清鱼欢、生机盎然的画面,夏雨岛南端沿岸也生长了成片的芦苇,每到夏季,河中大片荷花盛开,美景醉人。真是: 十年梦游实可叹,挥霍时光亦偿还; 空前绝后不再有,从此美景在人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总书记的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生态环境,切不可重蹈覆辙了。 丽娃河水榭“大有乾坤” 1970年代,当时学校为采用激光技术预测地震,曾在校园内建造了三座亭子,以便安置激光测量仪器。其中一座在生物馆后面共青路西侧,另两座分别在夏雨岛南端的凉亭和邻近原教材科西面丽娃河上的水榭。但不知何故,它们建好后多年也未见启用,以至在建造理科大楼前就把生物馆后面的那座亭子拆掉了,而另两座得以保留。 当时,丽娃河上的水榭不知是哪个部门在其横额上雕了“虫二”二字,似乎有些玄奥,引得众人揣摩品评,我看后也不知就里。后来经过查询,方知是个拆字游戏:“虫二”即“二”,“”是“虫”字的异体字写法,意思和读音与“虫”字完全相同,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而“风”的繁体字“”除去边框就是“虫”字,“月”字除去边框就是“二”字,因此“虫二”隐喻“风月无边”的意思,用来形容这里景致幽美。但我认为,就字面来讲,风月无边有两种意思,其一是风光无限美好,已知国内有多个著名景点刻有“虫二”二字的碑亭;其二是风花雪月,娱乐无度,也有一些有趣的传说。 可惜的是,这个水榭由于地处僻静,少人向津,长年累月下来,墙体上涂鸦了不少示爱的字句,但大都非娴雅之举。直到2018年,学校对原教材科附近进行了规划修缮,成了雅致的祥麟书苑,并对邻近的水榭重新设计改造,去年底已竣工,面貌焕然一新。从不远处看去,水榭像是一柱长明火炬立于水面,它昭示了往日的辉煌,更点燃了对未来的自信与希望。夏日夜晚,皓月当空,清风月影,荷香阵阵,置身榭中,美不胜收啊! 据闻,校方目前仍在征集水榭名字。我冒昧地思忖:既有丽虹桥如彩虹跨接丽娃河两岸,则在其近处的水榭何不赐名为“迎虹榭”?而夏雨岛南端岸边似在仰视彩虹的凉亭,若赋以“仰虹亭”之名岂不美哉?正所谓: 彩虹当喜众人瞧,芙蓉更有和风摇; 师大文脉传承久,学子恰似钱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