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银锄泛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长风这位老画家曾画过连环画《志愿军的马》……

朱玉成近照
荨《朱玉成作品集》
《志愿军的马》封面
朱玉成为本文题写“志愿军的马”

文 朱惠兴(长风四村)

看到当前有关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时政新闻报道,长风有一位老画家心情特别激动。因为他在60年前曾画过一本连环画《志愿军的马》,他叫朱玉成。

朱玉成在当年用他的画笔,热情讴歌抗美援朝精神。笔者近期拜访了朱玉成,听他讲述创作连环画《志愿军的马》的故事。

奉命“牵马”

从1951年开始,全国掀起热火朝天的抗美援朝运动。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后方民众捐款捐物。慰问团、宣传队也纷纷上阵,大家齐心协力为抗美援朝贡献力量。就在这种氛围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志愿军的马》,也列入选题。连环画这种“小人书”受众面广、影响大,可以起到鼓舞人心的宣传作用。

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供职的徐通潮找到了朱玉成,把《志愿军的马》的连环画脚本给了他,请他帮忙绘画。徐通潮怎么会找到朱玉成的呢?原来,朱玉成1951年至1954年在上海著名画家陈秋草先生的“新中国美术研究所”学画画时,有一同学叫张之凡(后在少儿出版社工作),朱玉成曾帮其父亲张令涛画过连环画《红楼梦》。所以张之凡知道朱玉成会画连环画。张之凡把朱玉成介绍给了徐通潮。受同学朋友的委托,朱玉成奉命“牵马”,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志愿军的马》画了出来。

“出版社后来支付我稿费,大概一张画稿10块钱。我在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浙江美院)的学费和零用钱都有了。我的家境虽然还可以,但从祖辈开始便要求我们小辈自力更生。”笔者了解到:他的祖父朱德馀在上海开了爿“朱永泰招牌店”,专做“金字招牌”(贴金箔);上海城隍庙的门神、古戏台的布景、城隍老爷的雕像等,都是他祖父制作的。朱玉成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其祖父影响,所以爱上了美术。

伯乐“相马”

为了画好马,朱玉成买来了动物解剖书,对马的骨骼、肌肉等部位作了分析研究。他发现马与人一样,是有血有肉的,而且马很有灵性(是最有灵性的动物之一)。这样,马的形象在朱玉成的脑屏上逐渐活了起来,也出现在他的画笔下。他把马当作朋友看待、当作亲密伙伴看待。

“你去马场体验过生活吗?”

“画连环画时没有去过,因为当年条件不许可。后来在北京工作时,我去过内蒙古,并专门对马写生。我还骑过马,我对马有感情。”

笔下“奔马”

“徐悲鸿画马,画的是写意。我的画马,是工笔中带写意,既见工又带写。工笔嫌滞,写意易糊。既有工笔、又有写意,可得两者之长。”

“特别是马的眼乌珠,一定要画出它的神。你看马的眼睛,是多么的有精神。”“在我的眼里,马是很英俊的。我们常说骏马,也说明马的英俊,它是动物世界的俊杰。”谈到马,朱玉成头头是道。

正因为朱玉成对马有了深刻的剖析了解,并从精神层面加以理解与关注,所以在他的画笔下,出现了一匹匹栩栩如生的“奔马”。朱玉成对马“情有独钟”,在他的画作中出现了不少有关于马的题材的作品,譬如结集成册的《朱玉成作品集》中,就有《跃进》《草上飞》等作品。

战场“送马”

《志愿军的马》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特别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志愿军战士。由于年代久远,朱玉成没有找到《志愿军的马》这本连环画,而且内容也不大记得了。从网上查阅的连环画页面零星资料阅读来看,大概意思是,一匹名叫“长江”的马病了,在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精心料理下,“长江”的病好了,重新上战场。虽然不是重大题材,但故事还是很感人的。另外,封底原著的文字作者是朝鲜人,而画家是中国人,体现了中朝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还有,从孩子们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也是一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从网上查阅的资料得知,《志愿军的马》的第1版第1次印刷为1957年12月,印数32000册。后来陆续加印,至1959年4月第4次印刷,印数合计已达到102000册(以后是否再加印,不清楚)。朱玉成创作的《志愿军的马》,表达了对抗美援朝的一份心意,在连环画世界为“马”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20世纪80年代,单位曾安排朱玉成去过鸭绿江,并去朝鲜考察。在鸭绿江边,他想起了曾经画过的《志愿军的马》,感到欣慰。文人喜欢说用笔作刀枪。我们这位画家是以画笔作刀枪。他把笔下的这匹“马”送到朝鲜战场,为抗美援朝贡献了一份力量!

笔者后记

本文结束后,我请朱玉成题写“志愿军的马”条幅,以呼应60年前的连环画作品《志愿军的马》,朱玉成欣然答应。朱玉成笔力雄健、笔端奔马,我仿佛从条幅上听到了马蹄的“得得”声。有趣的是,朱玉成的夫人也姓马,叫马蝶仙。夫人是他在陈秋草先生的“新中国美术研究所”

学画画时的同学,后来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与知名画家刘旦宅为同事。朱玉成夫妇相敬如宾、画笔为伴,在黑松山下的住宅小区安度晚年。朱玉成在长风公园“每日一画”(速写),笔下线条流淌着对长风公园山水与林木的爱。

(感谢朱玉成提供照片和文字资料)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