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身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一楼进行升级改造

服务中心后庭现状
便民服务临时摊位
服务中心万航渡路大门已关闭
施工人员在一楼便民服务区作业

□记者 朱杰

位于万航渡路684号的曹家渡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自2009年6月成立以来,就成为了集便民服务、信息服务和社会组织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生活服务平台。

服务中心在一楼开设的便民服务,以及每月两次开展的农副食品直供活动,成了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帮助百姓解决不时之需。近日,服务中心一楼便民服务区迎来了升级改造,为了方便社区居民,一楼的便民服务摊位移至后庭。

改造后格局不变增设“快闪摊位”

记者从服务中心了解到,本次改造自2019年12月14日起,一直持续到2020年1月下旬结束,整个改造工期耗时1个月左右时间。在此期间,服务中心在万航渡路上的大门关闭,便民服务摊位移至服务中心后庭,服务时间仍然是从早上8点30分至下午5点30分。

经过10年使用,一楼服务大厅的天花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水现象,近阶段施工人员用涂料将墙面上的裂缝进行修补。待墙体粉刷结束后,施工人员还将对其中的设施进行调整维护。

升级改造后,便民服务区的基本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在原有10个常设摊位的基础上,增设1至2个“快闪摊位”,用于流动摊位的服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流动摊位的需求量不像常设摊位大,但确实又是居民所需。因此,服务中心综合考虑后决定利用此次装修的契机,将“快闪摊位”一并纳入其中。

相对于常设摊位,“快闪摊位”则更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做定期调整,丰富“快闪摊位”的服务项目。今后,像修伞、修锅碗瓢盆的师傅也能有一张工作台,为居民更好地服务。

服务中心的后庭平时没有什么人流,但现在却被10个摊位“填”得满满当当,进门处还放有三把沙发椅,方便居民等候。在布置临时摊位时,工作人员也根据不同摊位的属性进行了合理规划。如修鞋摊位,因考虑到空气流通,故放在了靠近门口的位置;而像洗衣熨烫需要大桌子,因此就留出了一间房间,方便服务人员操作;修表的吴师傅年纪大了,为了照顾老人,工作人员就将他的位置安排在了外侧。

由于大厅原先的柜子不方便搬动,便民服务人员现在用的柜子,都是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二楼、三楼搬下来,两三位师傅共用一个柜子。另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还在一个小角落放置了一台饮水机,方便服务人员和居民取水。

卖花的冯阿姨带着她的鲜花,也随大部队搬入了室内。考虑到室内空间有限,再加上圣诞节马上临近,阿姨选取了人气最旺的数十种鲜花。阿姨家离服务中心不远,如果遇到顾客有其他需求,可以先预定再送货上门。

未来楼层定位清晰打造服务活动综合体

经介绍,这次服务中心一楼改造的费用由街道出资。在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计划书中,记者看到,一楼便民服务区的改造升级是第一步,未来服务中心还将对后庭和二楼有不同的规划,目前还处于构想阶段。从整体规划看,服务中心每层楼的定位也将趋于清晰,一楼由便民服务和红十字会两部分内容组成,二楼将打造成为开放空间,三楼作为工作人员的办公场地。

明年,整个后庭区域将装修成为红十字会多功能区域,有培训中心、展示区和休息区,全方位展示红十字会的相关内容,居民区志愿者急救培训也将在这里进行。待一楼全部升级改造完毕后,服务中心也将根据街道安排,适时对二楼进行改造升级。届时,二楼多间办公室将打通,改造成不同功能的活动室。记者从规划图纸上看到,未来二楼将设置屋顶花园、多功能活动室、母婴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服务中心运营方表示,此前他们在社区做居民调研时就发现,居民对活动有着强烈需求,希望服务中心不仅提供便民服务,还可以作为居民交流和活动的场所。对此,服务中心也提出了“最懂生活,最懂你”的新口号。在缩减办公区域、减员增能的同时,将更多的空间留给社区居民。

将来,服务中心一楼承担的是“便民、志愿”的功能,二楼则是开展文体活动的场所,不同的功能设定,也将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2020年1月24日至30日春节假期期间,服务中心将暂停所有服务,请大家相互转告。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曹家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