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曹杨新村街道37个老旧小区正在改造升级,人车分流、增设围墙、边门重置等一系列改造全面铺开,还都将换上“智能门禁”,实施精准管理,防止闲杂人等混进小区,大大提高小区的安全系数。 曹杨老旧小区多,不少基础设施与现代化社区管理的需求脱节。有些老小区设置进出小区的门栋过多,最多的甚至有11扇门,外来人员随意进出,造成安全隐患。街道决定对辖区内37个老小区全面施行安全常态化管理升级。首先是大门,将加装门头、设立警卫室、设人车分流通道、安装道闸、加装智能门禁;其次是边门,封闭多余边门,保留部分边门方便进出,同样装智能门禁。 而在这次改造中,重置边门是不少小区改造中的难点。考虑到居民生活便利与安全因素,每个小区最终制定的边门重置方案,都是反复论证、征求了居民意见后的结果。 以北岭园为例,该小区靠梅岭北路原有两扇门。其中靠兰溪路“丰裕生煎”一侧的门供人、车通行。但进出、行车都要途经小区内的幼儿园。不便的同时,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最终,小区居民协商同意,关闭此门、设为消防常闭门,将人行与通车功能改到靠“全家便利店”的侧门。这样一来,居民行车少绕路的同时,也保障了儿童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全面铺开的智能门禁系统,是与“智联普陀3.0”一网统管大数据系统联通的。要启用智能门禁,需先登记个人信息,居委会核实身份后一一编号,将居民手机号或智能门禁卡连通后台居民个人姓名、住址、职业基本信息的大数据库。而这个手机号或门禁卡,也相当于进出小区的“智能身份证”,具有独一无二的属性,任何人都不得冒用。同时,居民的行踪也可通过智能门禁系统中的信息源头随时追踪。 并且,智能门禁钥匙的申请也有上限。“如一户人家申请了7张门禁卡,居委会就须上门排查看看是否存在群租现象,对小区的内部管理也非常有利。”街道自治办主任朱萍介绍道。智能门禁启用后,将从源头上解决外来人员混杂、群租等等小区内外管理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