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长凳上的旧时光

文 朱喆(风华中学)

外公说,在他们的时代,旧的东西坏了,首先想到的不是换一个新的,而是修修补补。

他年轻的时候是个木匠,喜欢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家具和好玩的东西。家里的木桌子、木板凳、衣柜……只要是一切木制的东西他都会做,虽不能说精美,但绝对实用。老家木制的长板凳,就是他的杰作。当然,家里大小事物有了破损,他就挽起袖子修补一番,实在不行才罢了。但那条长板凳,他从不肯放弃。

乡下的别墅都有自己的大院子,宽敞得很。我们这群小孩爱跑爱闹,回到老家,就如小马回归草原、如小鸟重回蓝天一样,别提有多快活。我们玩捉迷藏玩弹弓,比赛跑步比赛跳绳,再去小店里买几盒摔炮,往池塘里扔,往地上砸。总是会把发呆的鱼和无辜的鸭吓得一惊一乍,到后来路过的鸡看到我们都绕路走,生怕我们随身揣着化学武器。

我们疯得时候痛快,不觉得累,就算挥汗如雨气喘吁吁也不肯停。那什么时候才歇息?等到坐在长凳上的妈妈们催促的语调开始上扬,长凳旁爸爸们的眼神开始变得凶狠......我和表兄妹们排排坐在长凳上喝着凉白开,一个挨着一个。一米多的小身板坐在那有些高的长凳上小脚就离了地,于是乎,我们就又找到了新的乐趣——坐在长凳上晃脚。

长凳其实是饭桌旁的长凳,一条凳子上能坐三四个人,家里的客人多了也不用愁缺椅子。不过有个规矩是小孩子不能坐在饭桌旁吃饭,要自己到一边去吃,我们几个就齐心协力拖一个长凳到院子里去。落日的余晖洒在院子里,金黄里夹杂着匆忙。长凳岁岁年年摆放在同一个地方,影子永远是那样长,只是凳子上的我们的倒影,岁月经年里被慢慢拉长。

大人们偶尔也会怀念年少时光,她们说在少年时代,那几条长凳还是她们玩耍的工具。两条长凳往院子里并排一放,中间横着拦起一条皮筋,就可以愉快地玩耍了。而且外公做的长凳很宽很结实,不会轻易被碰倒。

我听到这些时才晓得那几条长凳已经有了年岁,仔细看它的木质纹理还是清晰,可上面都是斑驳的印记。很多棱角被风沙磨得不圆不平,凳子腿上又是磕磕碰碰的细小伤疤,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我问起外公从不放弃它的原因,他只说实用,又顿了顿,看了眼长凳,望了眼在院子里扫地的外婆,眼神从茫然到明了。他略带沙哑的声音缓缓升了起来:“那长凳啊,是我和你外婆结婚那年做的。”

那时候的日子很苦,物件坏了只想着修。那时候的车马很慢,一生也只够爱一人。外公守了长凳几十年,就陪伴了外婆几十年。长凳没那么精美,却有时光的质感,它承载着所有旧时光,留下了时光里的情绪流转。

我们总喜欢将老物件一件件完好地保留下来。然而我们热爱与追随的,却不是物质本身。而是一件件物品背后最美好的旧时光。当我们和物件有了共同的记忆和相通的心意,才能感受平凡日子里的爱与惊艳。

长大后我回到老家,还是喜欢坐在那长凳上。夕阳的金辉里,与我亲近的人在绘着时光里的不同片段。我低头摸了摸长凳上的斑驳,看着早已能触及地面的双脚,回忆着属于我的旧时光。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