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燕 符佳 花木,2006年才撤镇建街道。在过去10年里,花木踏准了浦东改革开放的步伐,获得了飞速发展。如今它已是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锦绣花木,看看在打造“精品、文明、示范”国际化社区的过程中,这个好地方正发生着哪些变化,未来还将推出哪些充满热度、温度和气度的惠民举措。 三年消灭城中村 花木辖区有六大社区,其中不乏联洋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新社区,却也有需加大整治力度的“城中村”。 2017年,花木街道在做好龙阳路南侧地块的拆违收尾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推进罗山路、王家浜、由由等“城中村”地块的征收动迁工作,花大气力逐步消灭“城中村”。 绿化改造添芬芳 2015年,花木实施“一路一景微更新”计划,去年更结合新区“缤纷社区”项目,与相关部门合作,对富荟广场、樱花路(浦建路玉兰路段)等绿化和道路实施了优化改造。对牡丹路全路段、梅花路部分路段的绿化和道路优化改造,对迎春路(民生路长柳路段)、芳甸路中的隔带绿化的提升等,也都让花木人感受到了生活在“花木之乡”的幸福。 今年,花木将对多个点实施“微更新”,其中包括在牡丹路(玉兰路海桐路段)建艺术空间,在锦延路、东绣路、锦康路建环形步道,改建银霄路樱花路绿地等。 已经完成“微更新”的牡丹路(玉兰路—海桐路路段),一排木制的镂空网格墙面上,蔷薇的枝条随风舞动,初夏将迎来阵阵芬芳。锦延路、东绣路、锦康路的环形步道已竣工,如今成为社区居民锻炼的好地方。 养老日托全覆盖 深化养老服务,是近年来花木聚焦的重点民生工作。目前,花木的四个社区已经建成了社区养老日托点。今年还将在东城和培花社区新增各一个,年内实现六大社区日托点的全覆盖。 年内将建成开放的培花社区养老日托点,供老人休息的沙发、床铺等一应俱全。同时,今年花木社区养老床位将有大幅增加。除了在吉云公寓(联洋社区)新建一个拥有约80个床位的中高端公办敬老院外,还计划建成两个民营高端敬老院,新增养老床位超过1000个。此外,在培花社区日托点旁,再新增一个高龄老人看护点,并对现有的广洋敬老院实施整体改造。 综合整新高标准 2013年至今,花木街道对所辖老旧小区进行高标准的综合整新工程改造。无论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都列入了综合整新施工清单之列。 经过半年的综合整新,花木路828弄焕然一新:地面“白改黑”,原先的电线“蜘蛛网”被埋进了地下,屋面换成了沥青瓦,外墙面做了抗裂砂浆及网格布处理、并被粉涮成了米黄与棕红色相间,108户居民的室内污水管被接到了墙外,车位多了、规范了,绿化精致了,路灯和探头也更密集了…… 文化地标齐落户 坐拥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浦东图书馆、世纪公园等文化地标,今日花木是浦东名副其实的“文化重镇”;“十三五”期间还将在“环世纪公园文化集聚区”里,新建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文化公园等大型文化设施……明日花木将迎来文化利好的集中落地。 近年来,街道连续开展了“花木人游花木”系列活动,社区居民走进“蝴蝶兰”欣赏高雅艺术、登上世纪公园的露天舞台展示自我风采。未来花木将努力搭建更多平台,让居民乐享家门口的文化场馆,进而提升自身的个人素养和艺术修为。 今年花木街道将为社区居民搭建更多展示舞台:花木人在花木生活的点滴感悟将被收入《花木情》一书。“花木好人”数据库的建立,则将致力于广泛传播好人好事,让花木变得更宜居更和谐,让花木人更有获得感。 (信息来源:浦东发布,略有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