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皓 为挽救一个个素不相识的生命,她屡次三番捋起袖子无偿献血,不顾严寒酷暑在申城街头招募志愿者,冒着风雨将一份份脐带血护送至患者身边,甚至辞去体面的外企工作……这样一位“最美”献血达人就在我们身边,她就是虹桥镇人、85后女孩王引婷。 自2007年开始,王引婷无偿献血50余次,献血总量超过34000毫升(按照我国献血法计算所得),相当于8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00小时,主讲道德讲堂近50场,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上海市白玉兰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十余个…… 捋袖播撒人间大爱 王引婷出生于1988年,现居住在万源新城小区,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虹桥人。 刚满18周岁,她便开始捋起袖子播撒人间大爱。“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我更加懂得珍惜和付出。”王引婷高二那一年,她的小姨父被确诊为白血病,3个月后,小姨父去世。“小姨父和我很亲。他生病后,我除了去医院看看他,什么都做不了。那种感觉,挺糟糕的。” 小姨父的离开,成为王引婷心中的遗憾。她希望自己成人后,可以帮助到那些像小姨父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2007年,在毕业旅行途中,王引婷在杭州街头看到一辆流动献血车。她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捋起袖子跳上了车,献了人生中的第一袋血。那一刻,她感觉小姨父离世的伤口被“抚平”了。 按规定,献全血后间隔半年以后才可以献全血。在等待的过程中,王引婷开始学习有关无偿献血的知识。半年时间一到,她来到血站献了第二次血。从这以后,她开始献血小板。“相对全血来说,血小板的临床的意义更大,而且28天就可以献一次。” 从此以后,只要身体条件允许,王引婷每一到两个月就会献一次血小板,成为血站的“常客”。 为了献血,王引婷也是蛮拼的。由于红细胞压积不太稳定,好几次献血前,她都逼着自己一口气吃七八个鸡蛋。“鸡蛋黄能提高红细胞压积,多吃鸡蛋才能达到献血要求。”到现在为止,王引婷已无偿献血50余次,献血量已超过34000毫升,相当于8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辞去世界五百强工作 毕业后,王引婷进入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担任财务一职。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但王引婷却感觉“日复一日地对账没有挑战性,也缺少价值感”。 2012年8月,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帮助他人的愿望,王引婷毅然辞掉工作,来到了上海脐血库的临床服务部,投身挽救万千患者宝贵生命的公益事业中。 在这里,她与一群和她一样有着奉献之心的小伙伴相遇,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感。 “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脐带血送到需要的病人身边。”提着一个几十斤重的液氮罐全国各地跑,成了王引婷的工作常态。王引婷和同事们自觉建立了365天全年无休的制度,只要医院召唤,只要病人需要,他们便义无反顾地启程,将救命的脐带血及时、安全送达。“有时候上午把脐带血送到病人身边,下午就要赶回上海。忙得时候一个月都在外面,没办法回家。”尽管辛苦,王引婷却很快乐。“我们多跑一次,对病人来说就是多一份希望。” 影响更多的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王引婷正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公益行列。“我始终相信一句话,You W ill Never W alk A lone(你永远不会独行)。” 从大学时代开始,王引婷便利用空余时间走上申城街头,在流动献血车前动员和招募路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 “您好!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奉献一份爱心吗?”这句话,她一天要说上几百遍。至今,其志愿服务时间已超过5000小时。“每次走上街头,多开一次口,对于有需要的人来说就多一份机会。” 2013年,王引婷加入了百姓宣讲团,成为一名传播正能量的宣讲员,她走进农村、学校、企业,通过近50场道德讲堂,分享她的故事,号召更多的人和她一起传递正能量。 后来,王引婷结婚生子,但她依然没有中断公益之路。2015年怀孕后,她“休息”了一段时间。2018年,哺乳期一过,她又一次来到血站献血。后来她有了第二个宝宝,又要“休息”一段时间了。不过王引婷说,等孩子大一些,在自己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会坚持献血,因为,对于她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