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小城大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厚积薄发终登顶 王者归来喜相迎

静安寺街道队赢得2018年中国围棋之乡联赛总冠军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为静安寺街道代表队颁奖

8月17日,为庆祝赢得2018年中国围棋之乡联赛总冠军,静安寺街道举办了“王者归来”冠军见面会,职业八段张璇、业余天王胡煜清等夺冠功臣悉数参加,与棋迷热烈互动,分享胜利喜悦。

中国围棋之乡联赛是中国围棋协会重点打造的赛事,目前已举办至第三届,上海静安寺街道队经过第一阶段上海普陀区分站赛的激烈角逐,顺利晋级第二阶段总决赛。在总决赛阶段,上海静安寺街道队分别战胜新疆沙雅奥生队和卫冕冠军河南洛阳白云山队,在决赛中凭借强劲实力,在中盘阶段确立优势,最终击败“黑马”浙江嵊州队,成为赛会总冠军。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静安区副区长鲍英菁、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常昊、上海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桂劲松、静安区体育局局长俞彪、静安寺街道党工委书记叶智坚、静安寺街道办事处主任洪明铭、上海棋院副院长刘世振、静安区体育局副局长刘琪钦、静安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葛海金等领导出席了“王者归来”冠军见面会。在回顾夺冠之路后,俞局长致辞,祝贺队伍取得傲人成绩,鼓励静安寺街道继续推广围棋文化。静安寺街道党工委书记叶智坚借此机会向现场棋迷展示总冠军奖杯,再现夺冠荣耀时刻,奖杯凝聚了大批围棋人开疆拓土的心血,也折射出几代街道人对围棋事业的投入。

见面会上,洪明铭主任宣布街道将此次联赛冠军奖金全数注入静安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用以成立静安寺街道青少年围棋发展基金,旨在培养围棋新生力量,建好围棋人才“蓄水池”。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静安区副区长鲍英菁、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常昊分别讲话,肯定了静安寺街道对发展围棋文化的大力投入,对静安区甚至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静安寺街道一贯致力于发展和传承围棋文化,扎根社区,大力开展进校园、进商圈、进社区的“三进”项目,针对少年儿童、商圈白领、社区老人等不同年龄层面,推广和普及围棋文化。街道辖区包括市西小学、小棋圣幼儿园在内的十余家教育单位开设“围棋进课堂”、“围棋旋风”刮进校园等项目。

静安寺街道不仅拥有冠军队伍,还拥有两间围棋教室,专门用来开展社区围棋赛事、举办围棋公益课等活动,同时与两家围棋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共同致力于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普及围棋文化。街道还邀请到常昊、刘世振、胡煜清、汪逸尘等围棋大咖走进社区,与棋迷下指导棋,使围棋运动成为静安寺街道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品牌。

系列做法使围棋运动在静安寺社区打下了深厚的群众根基,为静安寺街道开展更专业的围棋赛事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至今,街道先后承办全国围棋甲级联赛等全国级赛事8次、上海市围棋锦标赛等市级赛事10次,协办市、区级比赛7次,社区赛事100余场,为社区围棋业余选手和围棋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同场竞技交流,分享围棋运动快乐的大平台,“静安论棋”这个围棋品牌嘉年华的话题热度与品牌价值持续走高。在静安寺这个繁华的现代商圈引入传统围棋文化,不仅体现了海派文化特点,也体现了上海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2018年1月,静安寺街道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全国围棋之乡”称号,更是对街道多年投入围棋事业的肯定。在5月的授牌仪式上,静安寺宣布成立“围棋教育传承基地”,邀请上海棋院成为街道文化共同体成员单位,不仅使围棋成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更努力打造社区围棋文化品牌,发展社区特色文化优势,不断提升美丽家园文化软实力,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添砖加瓦。

冠军见面会的又一亮点,是著名国手、世界冠军常昊为现场棋迷讲解夺冠历程中的一盘精彩对局,专业精准又深入浅出的点评让人仿佛又回到了紧张刺激的决赛现场,现场气氛愈加热烈。听过大师讲棋,社区的棋迷们技痒难耐,纷纷与各位特邀围棋嘉宾下指导棋。一盘盘棋局,一声声落子,就像是静安寺街道多年潜心发展社区围棋事业,传承围棋文化的缩影。(社发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静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