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小城大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队内人才辈出 最小队员年仅11岁

胡煜清

记者 吴佳逸

表彰会后,记者采访了代表队中的两位“有代表性”的选手,一位是代表队中唯一成长于静安寺街道的“静安人”,有着“业余围棋天王”称号的胡煜清,另一位是代表队中唯一的未成年棋手,今年年仅11岁的余苇仑。

胡煜清:

“静安是我围棋的启蒙地”

根据赛事规定,代表静安寺队出站的业余选手必须户籍在静安区,而这其中,胡煜清是代表队中唯一土生土长的“静安寺人”。小时候家住北京西路上柳迎村的他,6岁开始便去美琪大戏院对面的静安棋校接受系统的围棋学习了,也就是现在恒隆广场的所在地,每天放学之后,他便直接去静安棋校报到,一周至少去三四次,10岁时已被授予业余五段,系统的学习直到初中,从不间断。胡煜清不想用“坚持”这个词形容这段经历,他表示:“去静安棋校学棋就像一种习惯一样,‘坚持’说得好像这是件很刻意的事。”而静安棋校也培养了一大批围棋界响当当的人物,例如芮乃伟九段,是中国女棋手中的领军人物,胡耀宇职业八段,则是胡煜清的同龄人,胡煜清感叹,静安的围棋底蕴,也是很深厚了。

目前,胡煜清是清一围棋的总教练,这里也是上海围棋的精英培训基地,作为围棋人才的蓄水池,培养着围棋界的后备军。

胡煜清在2005年就获得了世界冠军,也因此被世界围棋联盟授予业余八段,这是业余选手中的最高成绩。经常参赛、拿奖的他最多一年要参加近二十场比赛,光比赛就有一两百盘棋要下,他说“参加其他比赛代表中国、代表上海……但这次是非常特别的体验,也是我第一次代表静安寺街道参加比赛。”作为土生土长的住在静安寺街道的静安人,最终代表街道夺冠,对他来说是“如释重负”,他在夺冠后说:“这个比赛压力太大了,最重要的是荣誉,我是为自己家乡的队伍比赛,能够夺冠真的很高兴!”

回顾比赛,让胡煜清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不少,“我们这次的总教练请来的是世界冠军张璇,每当我们有些落后时,她总是坚定地鼓励大家,‘这肯定能追上’,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冠军气质,王者之风吧。”最难忘的对决是半决赛,对手是卫冕冠军洛阳队,洛阳队这次的总教练是现在一线的男子职业世界冠军时越,比赛时真的棋逢对手,不相上下,胡煜清觉得最后能夺冠,还是因为“我们每个棋手的个人能力都很强”。

余苇仑:

“什么时候才能赢过我老爸?”

刚上五年级的余苇仑“棋龄”并不长,“我6岁开始学围棋,中间还停过两年。”

最初是爸妈让余苇仑学围棋的,“希望他可以在围棋里把心静下来,磨练心性吧。”余苇仑的妈妈对记者说。学了几年之后,爸妈发现活泼的他来到棋盘前,便可以沉浸在这方黑白世界中,余苇仑向记者介绍,“围棋分快棋和慢棋,慢棋的话,下一盘棋起码一小时左右,有些比赛甚至要一整天,这段时间,我必须全情投入,心无旁骛。”除了性格,余苇仑的数学成绩不错,逻辑思维能力突出,也是围棋的功劳,“刚学棋时,是幼儿园大班,因为学棋的缘故,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自然而然全掌握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感到老师教的数学太简单了,学起来毫不费力!”

现在,余苇仑每周末都会上围棋课,平时就在家和爸爸过过招。余爸爸也是一位围棋高手,业余五段,大部分时候,业余三段的余苇仑自然不是爸爸的对手,只有爸爸“放水”让他两个子时,他才能侥幸赢过老爸!

这次比赛前,静安寺代表队选拔队员时,考虑到围棋队伍也需要梯队建设,而余苇仑也是这个年龄段比较突出的棋手,他就成为了队伍里唯一的小棋手,和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比赛。余苇仑印象最深刻的事竟然是,他充当了小福星。在比赛前的“猜先”环节,静安寺代表队倾向于执白子,来到最关键的半决赛和决赛中,余苇仑两次代表团队“猜先”都拿到了白子,全队心想事成,士气大振,这也对夺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静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