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苑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咖啡馆的“陷阱”

老左讲故事,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真实的工作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普通百姓介绍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宣传日常消费维权知识,同时也提醒经营企业与个人,在经营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诚信,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的一档专栏。

一个很平常的工作日,本市某市场监管所的接待大厅的接待员小李正在忙碌着,他接待了一位消费者的投诉后正要将内容输入电脑,这时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来到接待台前,表情十分沮丧,并十分疑惑地讲述自己的遭遇。

原来男子姓黄,名丞斌,人称小黄,今年37岁,前几年与妻子离婚,一人独居本市某小区,平时与人交往不多,八小时以外一个人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过得也很正常。关于择偶的事,自己也常想过,家人和朋友介绍过一些女性,但常常是看的多成功的少,直到前段时间遇到一杨姓女子。

原来小黄与姓杨的女子是网上认识的,杨姓女子自称今年30岁,外地一人来沪,租住本市某地,想在本市有个依靠。视频感觉该女子蛮有姿色,网聊了几天感觉也蛮投机,一来二往让小黄有了心动。

没过几天杨姓女子主动约小黄见个面,并联系其住处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小黄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后按时赴约,见面后感觉女子确实长得漂亮,符合自己的心意,咖啡馆里于是两人点菜、喝酒开始聊起来了。

小黄不大会喝酒,但为了在女性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就让杨姓女子按照自己的喜爱点酒菜,这时,杨姓女子就毫不客气地点起了洋酒,咖啡馆里的洋酒倒是明码标价的,200多元一盅,他们一边聊一边喝,一个下午4个多小时,最后结账时一共15000多元。

小黄当时虽然心疼,但碍于面子只好当着杨姓女子的面刷卡付钱,可后来让小黄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从此杨姓女子就从他的面前消失了,再怎么联系都联系不上。再后来小黄越想越不对,怀疑杨姓女子与咖啡馆是设陷敲诈自己,所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管所投诉。

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派出所联合调查,发现咖啡馆招募了几名有姿色的女子,以谈恋爱为名,设陷欺骗一些中年男子来其店内消费,以此获得暴利。

■老左提醒

一些网聊婚恋不可靠,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辨别能力。如遇到本文提到的消费陷阱,除了要有所警惕外,还要索要消费发票或小票,以备以后投诉举报的证据。(江湾市场监管所)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江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