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名叫张伟,是本市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总经理,经营着一家电子产品销售公司。张总的公司规模不大,但由于他和他的20多个员工不断打拼,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其公司在行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这几年张总的公司蒸蒸日上,他也自信满满,想把自己这家公司做大、做强。但有一件事情,由于他的疏忽大意,给公司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损失了一大笔生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为了节省开支,张总让负责行政工作的小李又兼职公司财务,去年年初小李即将临产,张总给她一年的产假。由于平时工作忙,张总也没有安排接替小李的正式人选,只是匆匆安排负责开票工作的小于,让小于临时接替小李的财务工作。 本来公司的年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都是小李做的,但由于年初时小李工作忙,没有来得及做就休假了,但临休假前小李将此事嘱咐给小于,同时也将此事汇报给张总,让张总提醒小于在当年6月底前将年报做掉。 张总平时忙于工作、应酬,一时也没有想起此事,张总还曾于当年5月份接到过一个电话,通知他需及时完成年报,但由于忙,又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而小于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也将此事遗忘。 直至最近,当张总参与一次政府采购,采购方在审查公司资质时,才发现张总的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而被列入的原因正是因为没有做去年的年报。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意味着公司与此次政府采购无缘,同时公司的信誉也受到了影响,这下张总傻眼了。 张总为了这次政府采购下足了功夫,前期,一方面了解采购方的情况,及时作出工作计划和调整部署,另一方面又与供货方洽谈供货渠道,保障供应,同时也通过各种方法掌握了竞争对手的情况,自以为势在必得。 而张总的公司恰恰是卡在没有年报上,要知道公司年报,熟练的财务人员最快五分钟就能搞定,对此张总懊悔不已。老左提醒 公司企业年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从每年的1月1日开始,到6月30日结束,对于7月1日零时仍未完成上一年度年报的企业,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系统都将其自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会对企业的经营(包括签定合同、银行贷款、政府采购、产品销售等)和声誉产生一定的影响。 (江湾市场监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