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老西门街道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推广和示范引导,全面动员、全面组织、全民参与,使垃圾分类理念渗透到居民群众的日常点滴生活,凝聚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营造浓厚的生活垃圾分类氛围。 街道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宣讲,提升意识,明确责任。街道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走访、检查督导各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 1 机关楼内有亮点 街道机关大楼已完成内部分类垃圾桶调整,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并于5月24日组织街道各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相关联络员、物业保洁工作人员等开展培训。 2 校园师生共成长 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开展了“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小小演说家”演讲活动。学生代表们分享了身边的垃圾分类小故事,向全校师生们传达了自己眼中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并针对前期调查得出的部分问题,给予了具体的解决建议。 梅溪小学举办了“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专题教育课,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师生们介绍了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在校园内产生的几种常见垃圾的分类等。 3 楼宇白领乐学习 在联合华联吉买盛开展了一系列楼宇垃圾分类主题宣讲活动,吸引楼宇白领参加。 宣讲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就上海开展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详细分类标准以及单位如何开展垃圾分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4 社区处处见行动 各居委纷纷组织开展座谈会、签约仪式、培训讲座、入户宣传等多种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居民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了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老西门街道已启动开展定时定点垃圾分类工作,完善收运模式,以试点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影响辖区各小区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龙门邨小区已于5月5日先行开启小区垃圾分类模式,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在非投放时间加强志愿巡逻巡查,一旦发现落地垃圾,“追根溯源”查找垃圾主人,及时沟通劝解,打通分类全流程。 景德里、小西门、中华坊、普育里小区正通过零距离家园理事会等自治平台,商讨垃圾厢房配备、特色宣传方式等议题,确定工作方案,于6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 (社区管理办、绿化市容所、各居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