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行西村一位动迁到罗阳新村小区的90岁老人,要办理新身份证,年纪大了不知道办理流程,很着急,就跑到村里来求助。在行西村开放式办公点(行西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告诉他要准备的各类材料,备齐材料去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派出所就可以办理,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这就是行西村开放式办公试点工作室,在这里,各部门之间面对面交流办公,让业务办理更流畅和高效。 据悉,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梅陇镇开始部署村“两委”班子开放式办公工作,并从4月底起,在行西村、双溪村、爱国村等村试点开放式办公,为当地老百姓办事提供便捷。 老百姓上楼村干部下楼 梅陇镇发展迅速,很多村庄的村民基本上已动迁“上楼”,但是,在他们传统的思维里面,遇到事情还是要找村里人,认为更加亲近一些。由此,在行西村,村干部们一直坚持下沉式服务原则,主动下去为村民服务,了解村民的情况,有需求或者困难可以及时帮助解决。 据了解,行西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梅陇镇第一家开放式办公试点,今年4月底开始着手改建,将原来一间面积100平米的大会议室,改成了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办公室,入口处还设立专门的接待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各条线工作人员集中在这里办公,村民有事来到这间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会接待,告知相应的办事流程,减少村民办事反复跑的困扰。实际上,村“两委”成员开放式办公也起到了协调和服务百姓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密切群众关系,和老百姓保持零距离。 一间房一站式服务百姓更方便 为更好地服务“上楼”村民,双溪、爱国、车沟村还在动迁集中居住的小区内设立村务工作延伸点,方便村民就近解决和办理相关业务。 双溪村自2009年环保动迁后,所有村民都“上楼”,居住到金都路209地块,出现了人户分离的情况。由于双溪村村委会和金都路居民区相距5公里,村民有问题有困难,到村委会非常不便,有人甚至为了办事或开证明要来回奔波好几次。为此,双溪村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下的共治和自治,于2015年在中冶景城18号设立了社区综合服务站,安排班子成员值班,接待、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协助解决。平时为村民发补贴费,村里直接安排财务来到延伸点,方便村民领取,也提高了村委的办事效率,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在爱国村,原来的一间村务办公室和隔壁打通,改造成开放式村务工作室,开设接待咨询、村务接待、民生调解、企业服务、计划生育和党务接待六项业务。以往,这些业务分散在村里楼上、楼下六间办公室。有时候要办一件事情,可能需要跑楼上楼下几个办公室,才可以办好,村民时有抱怨“太累了,吃不消”。现在,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在一起办公,一些有经验的老干部处理问题时,年轻干部可以在一旁学习经验,快速成长,还可以了解不同部门之间的业务,久而久之,班子成员对村务、民生调解、企业服务等都会熟悉知晓,便于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 最关键的是,开放式办公室365天无休,每天为百姓服务,周末都有人值班,办事有人接待,需求和困难也能及时得到受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电话号码还公开在办公室外面,24小时开机,村民遇到事情,打个电话,就能找到人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许泾村在村委会实行开放式办公的基础上,还将开放式办公服务点延伸到村宅内的社区综合服务分中心,为村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永联村将邻里中心、党建服务中心和村两委班子开放式办公场所进行综合打造,将在9月份全面完成;曹中村也将严格贯彻开放式办公要求,正在进行选址设计。其他各村都将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 镇党委书记杨建华表示,梅陇镇要把村“两委”成员开放式办公场所打造成多样化服务平台,真正让平台服务群众、展现风貌、留住乡愁。 村干部开放式办公是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畅通为民服务渠道,拉近干群距离,优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梅陇镇各村将以此为契机,以“全岗通”服务为标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拉近村“两委”成员与村民的距离,让村民办事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侯传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