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2月,在梅陇派出所接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刷单诈骗占了26%,其中女性受害群体占87%,20-30岁的年轻受害群体占38%。刷单行为本身违反了《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让消费者很难根据用户评价来判断商品的好坏。 刷单返利诈骗的招术虽然老套,但受害者仍屡屡受骗。他们通常是被“动动手指就有大把钱赚”的话语诱惑,或者贪图骗子给予的“蝇头小利”,最终一步步陷入对方设下的陷阱。 常见的诈骗流程 1.设置诱饵 通过QQ群、微信、微博等方式广泛发布招聘广告,打着“高薪”“轻松”“不用出门,动动手指赚大钱”的旗号吸引目标群体(多为学生和宝妈)。 2.博取信任 当受害人开始“工作”后,骗子会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平台内操作,成功后不仅退还本金,还会支付小额佣金,或者晒出他人的兼职收益和付款截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博取信任。 3.实施诈骗 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等各种借口拒绝支付货款和酬劳,表示“只有不断刷单才能拿到之前的货款和酬劳,”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当受害人不再愿意付款刷单时,骗子会谎称退款申请需要数个工作日,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转移诈骗资金,使得受害人错过报案黄金时间。 刷单诈骗新趋势 以往的刷单骗局是利用预先垫资、事后结算的方式骗取垫资款,受害人在最初的几次刷单后,往往真的能拿回本金和一定的报酬,然后再一步步走进骗局。 如今,刷单诈骗呈现新趋势。受害人在第一次垫付资金之后,骗子就立刻不见踪影了,犯罪分子甚至还会利用受害人被骗后的焦急心态,引导受害人再扫其他的二维码登记退钱,受害人扫码后,会发现银行卡、信用卡里的钱都被转走了。 甚至还有骗子会建立诸如“被刷单诈骗了怎么办”“刷单诈骗互助会”的维权群,伪装成维权人士利用真实受害人急于追回损失的心理,以帮助讨回损失的名义再骗一次钱,新的诈骗手段可谓层出不穷。 (梅陇警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