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老宅中,同时邂逅张爱玲和阮玲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中国画家刘野个展“寓言叙事”(Storytelling)即日起在上海百年宅邸Prada荣宅举办。 “寓言叙事”是荣宅经Prada修缮后自2017年10月重新开放后的第二次艺术展,呈现刘野自1992年至今的三十幅精选画作。在二楼展厅,置于两组屏风上的《张爱玲》和《阮玲玉之二》,相互对望着。两位上海女神,跨越时空在此相汇,让人充满了神奇想象。 作品好像早就是建筑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这个展览在艺术家作品与建筑之间,形成了完美的观感体验。展览采用了建筑一至三层的空间,但是与传统的“白盒子”美术馆或者画廊空间不同,刘野这些颇具神秘感的作品就好像早就是建筑的一部分一样。游走各个楼层不同的空间中,让人不禁恍惚了时空。 《花1号》里的黄色花朵与原日光室的黄色墙面交相呼应,仿佛一直以来就静静地悬挂在那里;而当观众顺着建筑内蜿蜒的路径移步前行,或忽而看到《鸟上鸟》里两只充满爱意的麻雀,或看到在绿色墙面的衬托之下更显忧郁的《罗密欧》,或者在偌大的红色原会议室里的一幅小小的《匹诺曹》。 拾级而上来到二楼,置于两组屏风上相互对望的《张爱玲》和《阮玲玉之二》,更是让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美感。 PRADA荣宅建筑内部强烈的风格和色彩与刘野的作品在不同的节点不期而遇,然而建筑和绘画分别具有的强烈性格却形成了一股自然的效果。 策展人、德国国家美术馆馆长乌多·基特尔曼在谈到平衡建筑和绘画的力量时说:“在这样的建筑里布展显然是更具有挑战力的。建筑带来的灵感、这些房顶的装饰、地板、木质结构,(建筑强烈的风格)要求每件呈现其中的作品足够强大。在我看来,刘野的每件作品都是足够强大的。事实上,绘画作品比建筑的内部风格更为有力,这是刘野的作品成功在这其中进行展览的唯一原因。” 每一幅作品都是自画像 刘野的作品在荣宅中,和建筑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对话。他的作品展现出隐秘而感性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以东西方文学、艺术史和大众文化为来源,营造自省、纯粹而具有悬浮感的氛围。在他的作品中,标志性的童话风格与幽默感和谐谑色彩并存。 谈及艺术创作,刘野强调“每一幅作品都是我的自画像”。他的画作融合不同元素与本源,在多种创造力的推动下产生:记忆,观察,想象与艺术修养。刘野的所有作品都充盈着某种不明确性,似乎悬浮于两个世界——现实与虚构之间。 正如策展人乌多·蒂特曼所强调,“我曾见证他的画作作为细腻的形象化信息在两个不同世界之间传递;而这两个世界:西方文化与亚洲文化常被视为矛盾体。那时刘野的画作已经让我震惊,因为他的作品展现出辩证的思想,不仅通过多种方式与中国的多元文化发展交织在一起,也见证了画家对欧洲文化和绘画历史的深刻理解。他的画作同时植根于传统东西方智慧和当代艺术潮流,将来自过去与未来的力量紧密结合。” 在焕然新生的Prada荣宅,刘野颇具神秘感的作品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观众徜徉其间,可回味图像、记忆以及由艺术家讲述的全新故事。 (来源:新闻晨报·周到上海) 刘野个展“寓言叙事” ·展览时间· 即日起至2019年1月20日 ·展览票价·每张60元 ·展览地点· Prada荣宅(陕西北路18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