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8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蚊子可在50米外选择特定的叮咬人群

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蚊子也能准确无误地飞到卧室,来到床前叮咬我们。有时,明明躺着两个人,一个人身上“一堆包”,另一人却“毫发无伤”。为什么会这样?荷兰瓦赫宁恩大学的昆虫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蚊子的觅食绝招。

蚊子通过二氧化碳气体远距离寻找叮咬对象。从人体肺部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团块状的气流。当蚊子感觉到比空气更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时,它们就会朝着这股气流逆向飞行,直至飞抵目标物。基于二氧化碳的气味,蚊子可以锁定164英尺(约合50米)远的目标。

研究人员认为,蚊子之所以选择特定的叮咬人群,主要是基于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产生的不同化合物。人体的汗腺分泌物被细菌转化为挥发性化合物,通过空气进入蚊子头部的嗅觉系统。当蚊子距离一群潜在目标大约1米远时,它们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包括皮肤温度、水蒸气含量以及人们所穿衣服的颜色等。

(生命时报)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