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沁艺 随着“夜经济”的发展,如何兼顾商户的夜间营业与周边居民的安宁,成为每一条在夜晚经营的商业街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南京西路街道辖区内,也不乏这样的夜市,大沽路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调解商居矛盾,大沽路的商户们在街道的帮助下,自发成立了大沽路商户自治管理委员会,通过商户自治,在商户和居民的不同诉求中,找到了平衡点。日前,大沽路商户自治管理创新项目入选了“静安区第二届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20强。 曾因商居矛盾陷入危机 位于成都北路石门一路之间的大沽路路段长度不足500米,却聚集了超过70家店铺。20多家特色餐饮、10多家酒吧汇集于此,虽热闹非凡,但整洁有序。而在两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2016至2017年,随着大沽路商家的逐渐增多,扰民问题也愈演愈烈,每周数百条投诉涌向政府各个部门。据南京西路街道市容所副所长沈煜介绍,当时,大沽路的酒吧基本都室外设置了外摆,客人们喝酒聊天,噪音较大,一直要持续到凌晨两点。而一些火锅店的油烟废气也给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为给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2017年5月,南京西路街道对大沽路夜市开展集中整治,禁止商家外摆摊位、限制酒吧营业时间。“经过这样的整改后,商家的生意一下子变差了。”大沽路商户自治委员会会长张坚回忆,仅一个月的时间,大沽路商铺的营业收入就下降了40%,“商家做活动、促销都无力回天,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店开不下去了。” 为了“自救”,大沽路的商户们自发组织起来,制订了一些经营规范。张坚还代表商户们向街道领导写了一封信,陈述大家的意愿,这一系列的做法引起了街道的关注和重视。 2017年8月,在街道的协调下,“规范大沽路酒吧行业沟通会”召开。大沽路所有酒吧的实际经营者全部到场,由政府部门牵头,制订了《大沽路酒吧经营公约》,对所有酒吧行业的噪声分贝、经营范围、市容环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商家纷纷表示愿意共同遵守。 商户自治维护居商关系 《大沽路酒吧经营公约》制订后,南西街道逐步放宽了对大沽路酒吧行业的监管,大沽路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而令人欣喜的是,酒吧行业的每月的投诉量从40多个减少到个位数。看到这样可喜的变化,2018年7月初,在南西街道的牵头和指导下,大沽路上74家各类沿街商户成立了“大沽路商户自治管理委员会”,并制订了《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大沽路商户自治管理公约》(下简称《公约》)。证照、食品、卫生、市容、消防等方面的自检自查,都在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内。 大沽路商户自治管理委员会目前有会长1人、副会长1人、委员会成员5人,全部由大沽路商户担任。“委员会的成员来自酒吧、休闲、零售、餐饮等各个行业,几乎覆盖了大沽路的全部业态。”南西街道还专门为自治委员会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管理平台——南京西路街道商户自治管理平台。点开这个小程序,各个商家的管理信息一目了然。每个月,自治委员会都对各个商家的规范经营状况、垃圾收运情况、门责管理情况、周边市容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公布排名。 探索城市管理新思路 据张坚介绍,《公约》正式施行后,大沽路商铺的房东招商时就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太过吵闹、油烟污染太重的,我们会直接排除掉。”即使新店铺已经开张,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期”。在新店营业的第一周,委员会成员会和周边居民商量好,然后让这家店把音乐开到最吵,并在客人最多的时候,跑到楼上每一层居民的家中用分贝仪进行测试,判断是否会影响居民休息。对于在大沽路经营多年,但因为客观原因实在无法做到《公约》所规定内容的商家,委员会也没有坐视不理,他们拿出了自己的资源,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经营场所。 大沽路在商家的自治下,也吸引了不少优质商家的入驻。而对于成为大沽路商户自治的会员单位,街道和委员会也提供了一些福利。“比如新加入的店铺,我们会对它的证照办理进行指导。在垃圾分类方面,只要会员单位在晚上毕店前把生活垃圾包装好,放到指定位置,绿化市容单位就会统一用车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