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3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勇敢“逆行”扛起医者使命

4位来自南西的“白衣战士”奔赴武汉前线

章晓淼
朱磊
吴雯晴
周与瑾

□记者 姚沁艺 整理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奔赴援鄂前线。其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外科医生朱磊、护士周与瑾,上海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吴雯晴以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章晓淼,这四位南西人,展现出勇气和决心,一往无前、冲锋陷阵,为治愈患者、攻克疫情,带去力量与希望。他们作为南西的骄傲,带着初心和使命“逆行”,诠释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章晓淼:“我们立下过希波克拉底宣言”

章晓淼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同时也是南京西路街道中凯居民区的一位居民党员。2月19日,作为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的成员,他告别家人,抵达武汉。其所在医疗团队受命接管雷神山感染三科一病区,接到命令后,医疗队立刻投入紧张的病房开张建设工作中。在三天时间内,配合建筑工人完成病区改造任务,并于2月23日参与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30余人,其中危重症3人。

“2月17日,我在家给先生打包行李直到凌晨,塞再多的东西都觉得不够,只恨不能把自己打包去照顾他。”章晓淼的妻子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她回忆,送丈夫去医院时,看着他换上迷彩服,觉得格外帅气,可鼻子却止不住地有些酸。“只愿他平安归来,以后的家务都是他的。”

现在,她和10岁的女儿崽崽每天晚上都会等章晓淼报平安。章晓淼的妻子说,这次爸爸离开,让孩子很不安。“我和崽崽约定好,和爸爸视频不能哭,不能有任何让爸爸感到担心的举动,这会影响爸爸工作的。但是挂了电话孩子还是忍不住会哭,不好的情绪还是要发泄的。”

章晓淼的妻子表示,崽崽很早开始就每天关注着疫情的发展状况,所以对于爸爸的离开,懂事的她很担忧。她看到新闻上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医务工作者被感染,甚至死亡。她不明白,既然有危险,爸爸为什么还要去?面对孩子的疑问,章晓淼和妻子是这样告诉她的:“因为我们当初选择这份职业的时候有立下过希波克拉底宣言,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章晓淼的妻子坦言,如果女儿已经成年,自己会选择和丈夫一起去湖北。她也告诉女儿:“这次如果疫情不能很好地控制,妈妈也会报名加入前线。”当时,女儿情绪上并不能接受,但等过了两天,当外婆问她:“等你长大了,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去前线吗?”孩子想都没想就回答:“我会去!我会带我老公一起去!”

朱磊:负重前行不辱“吴氏门风”

2月10日晚,古柏居委会主任汤永珍收到了住在襄阳北路34弄1号的老党员朱家荣发来的微信:“前天夜晚,我儿子已获准加入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并于昨天下午四时三十分抵达武汉,经过紧张的培训,即将开展工作。我们为儿子响应国家召唤敢于担当的勇气感到欣慰,相信他不负上海人民的嘱托,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同时会保护好自己,返回后再更好地为父老乡亲服务。”

汤永珍阅读了将此条微信后觉得非常感动,便将这条信息转发到古柏居委会工作群内,一时间,大家纷纷为这位不计报酬、心怀使命的“逆行者”点赞。

朱家荣一家有六口人,四代同堂,是人人羡慕的孝亲之家。朱家荣是大家族吴氏家族的女婿,在吴氏家族所著《吴氏门风》中记载着这样的家训:“吴氏门风,一以贯之为谦和退让,顾全大局,并在忍耐和承担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吴家人都秉承家训,一直是古柏社区的“五好家庭”。家中除了最年幼的孩子和最年迈的老人,都是党员。

朱家荣的儿子叫朱磊,是华山医院的外科医生,平时工作异常繁忙,有时一天要连续做五床手术。可当周边邻居因为有一些小毛小病向他咨询时,他从来不摆架子,总是热心详细地解答,几乎是有求必应。

2015年,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朱磊受命担任中国红十字救援小组组长,带队赴尼泊尔救死扶伤。而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再次冲锋在前,奋战在武汉第一线。正是因为像朱磊这样的人的负重前行,才能换来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他们无疑是这场疫情中最美的背影。

吴雯晴:为上前线剪去刚刚做的头发

居住在延中居民区巨鹿路588弄15号的吴雯晴是上海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95后护士,春节前,她刚刚“斥巨资”做了新发型,准备用新形象迎接新年。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吴雯晴义无反顾地选择驰援武汉。临行前,她剪去刚刚做的头发,虽然有些心疼,但义无反顾。

2月7日,中山医院派出的,由该院副院长带队的第三批136人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吴雯晴也是其中的一员。当天晚上,一抵达武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她便投入了紧张的一线工作。

吴雯晴的父母得知她驰援武汉的决定后,都非常支持。因为他们知道,疫情如果没有控制得当,将殃及每一个家庭。“作为医护人员她去武汉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我们希望她意气风发地去战斗,一定也要平平安安归来!”她的父母这样说道。吴雯晴也表示,一定会力所能及做好一线的战“疫”工作,也会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周与瑾: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家住古柏居民区长乐路672弄8号的周与瑾,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一名护士,2008年汶川地震时,就参与过灾区一线的急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是预备党员的她第一时间冲在前面,主动请缨出征。

2月9日,她和同事们奔赴武汉战“疫”第一线增援。如今,她在武汉同济光谷重症ICU病区工作。ICU病区被称为“前线中的前线”,在那里,周与瑾正与其他的医护人员一起并肩作战,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救治医患。  “作为一名在危重症救治一线的护士,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冲锋在前!”她这样说道。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