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沁艺 整理报道 随着境外居民的陆续返沪,小区里语言不通的外籍人士也多了起来。不过,在南京西路街道,居委干部却并没有因语言障碍而觉得沟通不便。 居委干部不用手忙脚乱地比划、不需要掏出翻译软件快速查询单词的秘诀是什么?原来,市外办的青年志愿者翻译团队将中文的材料翻译成各国语言,帮助居民区打电话给外籍人士进行电话问询,有效解决了居民区的燃眉之急。 一天时间组起翻译团队 随着外籍人士的增多,居民区对于翻译志愿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3月5日学雷锋日这一天,社区里来了一支特殊的白领志愿服务队——他们来自附近商务楼宇,成员们各自精通英、韩、日、意、德等多国语言,他们带着满腔热情,自愿支援居民区的对外翻译工作,在社区内构筑了一道靓丽的“翻译风景线”。 在广泛发动下,楼宇白领志愿者翻译团队的组建仅用了一天。20名楼宇志愿者即刻报名,充分体现了楼宇党建的领导力和号召力。 3月5日上午,来自兴业太古汇的白领志愿们迅速将一份中文材料翻译成了韩、意、日等多个版本。“利用午休的时间为社区做一点事,晚上6点以后线上、线下我都可以帮忙!”“我们公司特别重视,安排了韩语翻译部门来对接翻译。”……企业的支持,白领的行动,让宣传工作变得更加有效起来。此外还有爱茉莉、艾伯维等辖区楼宇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出了大作用。 要解释好、宣传好防疫举措 电话响起,来自本土语言的问候让电话那头的外籍人士在出乎意料之余又倍感亲切。通过电话问询的方式,党员翻译志愿者帮助居民区了解外籍人士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 “一方面,我们用他们国家的语言交流可以保证沟通顺畅,真正了解清楚他们的身体情况和需求,并告诉他们一些防疫知识和应当注意的地方。另一方面,听到家乡的语言,他们也感到很温馨。”短短十几分钟时间,白领志愿者小唐已经联系了两位韩国人士。她认为,自己不仅仅是翻译,更是一名宣传员。“翻译只是一种文字转换,宣传这些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则更加重要。要解释好、宣传好一些防疫举措,也要给予外籍人士人文关怀与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