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历史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上海首家西式女子时装店开在静安

上世纪80年代的鸿翔公司 图片来源/档案春秋

文 章正元

上海第一家西式女子时装店创建于1917年,原址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863号,以创始人金鸿翔命名。

金鸿翔(1895-1969),原名宝珍。出生在浦东川沙孙桥乡新丰村金家宅一个世代做裁缝的家庭。13岁跟其父学做中装裁缝,后改学西式裁缝。1914年初,赴俄国海参崴,在其舅父开设的缝衣铺做工。翌年返回上海,在“悦兴祥”西式裁缝店当技工,裁剪手艺精湛,擅长时装设计。

1917年,金鸿翔决心自己干一番事业,为表明志向,他特意把“宝珍”改为“鸿翔”,意为“大雁高飞”。他与胞弟金仪翔租下张家花园(今南京西路863号)一家三开间平房铺面,开办女式西服裁缝店。1928年,把原房翻建成6开间二层楼的新式市房,铺面作商场,楼上设工场,成立鸿翔时装公司。在南京东路750号开设鸿翔公司分店(东鸿翔)。

金鸿翔特别重视商店信誉,定制衣服做工讲究,款式新颖,保证质量,交货准时,服务周到。他不仅全面引进西方女子服装款式,而且紧密结合中华民族服装特点,融入镶嵌、滚、切、绣、包、挖等传统工艺,制作出中西合一的新式旗袍和一大批具有东方神韵的女子服装,引领着上海女式时装新潮流。还创造了立体裁衣法,根据顾客的体型特征、衣料性能和时装款式进行立体裁剪,做成的衣服合身贴体,不裂不吊,有“天衣无缝”的美称。

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鸿翔”精制的6件旗袍参展获银质奖,首次为中国时装在国际上争得了殊荣。海派旗袍一度成为中国的“国服”,是我国妇女最重要的服饰。

金鸿翔的事业得到宋庆龄的热心支持和帮助。1927年,宋庆龄鼓励金鸿翔发起成立上海市时装业同业公会。金鸿翔当选为理事长后,欲请宋庆龄担任名誉会长,她欣然应允,还拍来祝贺电报。

1932年3月8日,宋庆龄在庆祝“三八”妇女节发表演说时,称赞鸿翔公司是“开革新之先河,符合妇女要求解放之新潮流”。1934年,宋庆龄又亲笔为鸿翔公司题词:“推陈出新,妙手天成。国货精华,经济干城。”金鸿翔则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门为宋庆龄量体裁衣,并向她汇报经营情况。其间,他有幸多次聆听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

1933年3月28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著名演员胡蝶当选为我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在大沪跳舞场举行加冕典礼。胡蝶的礼服和“皇冠”都是鸿翔公司诚意赠与。在1935年11月,胡蝶所穿雍容华贵绣有百只蝴蝶的婚纱礼服也是由鸿翔公司特制馈赠,以后她日常所穿的服装几乎都是由鸿翔公司制作。

当年,金氏兄弟还结交了阮玲玉、徐来、陈波儿、王莹、王人美等电影明星。鸿翔公司为她们专门设计、量身定做时装,不收分文,只要求她们在刊登玉照时说明是鸿翔特制即可。“明星效应”引得不少追星族和时髦女郎蜂拥而至订购衣服。

鸿翔时装公司还邀请女明星们组成了中国首支女子时装表演队,举办时装表演会。会场设在上海的顶级饭店或舞厅,金鸿翔现场讲解评点,轰动了整个上海滩。1937年,国内抵制日货运动高涨,金鸿翔、金仪翔兄弟在百乐门内举行电影明星国货时装表演,参加表演的有胡蝶、阮玲玉、宣景琳等人。蔡元培先生给予鼓励,特意为鸿翔公司写了“国货津梁”的匾额。

1946年,金鸿翔获悉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将举行婚礼,认为这又是一次提高公司知名度的好机会。据金鸿翔之子金泰康介绍,金鸿翔亲自设计,选用优质的绸缎,由熟练的技工制作成一袭精致的绣花中式礼服,作为中国民间手工艺品的礼品,盛放在一只特地定做、小巧玲珑的雕花樟木箱里,托在英国领事馆工作的朋友转送了上去。婚礼过后,鸿翔公司收到由英国王室寄来的有伊丽莎白亲笔签名的感谢信。金鸿翔特地配了镜框一直挂在店堂里,供顾客观看。

鸿翔服装曾被誉为“女服之王”。建国后,公司还迎接了许多外国嘉宾,如埃塞俄比亚皇帝萨拉西的女眷,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公主等,均曾慕名莅临裁衣,备加赞赏。西哈努克亲王为此还派人赠送了一枚镌有“致以衷心的感谢,柬中友谊万岁”的署名金牌。

如今,鸿翔制衣有限公司移址于陕西北路131号,门店正中悬挂着蔡元培先生“国货津梁”的题匾十分醒目。除传统的各式女装外,还为男士量身定做中华立领和唐装,以鸿翔品牌巨大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顾客。

(内容摘自《静安文博钩沉》)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