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沁艺 在南京西路街道升平居民区茂名北路112弄8号楼的公共空间,有这样一个奇特的装置——一张用钢板固定在3楼楼梯过道墙壁上的折叠板凳。虽然简陋,但多年来,它都是楼组老年居民的“出行必备”。“这是上了年纪的居民上下楼梯的‘中转站’,不然老人是真的没有体力上下七楼。”这里的居民这样解释它的用途。 2020年12月30日上午,随着南京西路街道首个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项目——升平居民区茂名北路112弄8号楼加装电梯项目竣工仪式的启动,这台备受南西人瞩目的电梯正式投入试运行阶段。8号楼的老人,终于不用依赖“中转小凳”上下楼了。 告别“悬空” 老人迎来加装电梯 升平居民区是个高度老龄化的居民区,其中,茂名北路112弄8号楼有7层26户,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长期以来,老年居民对于加装电梯的需求十分迫切。 “在我们这里,一些老人下楼需要握着栏杆,倒退着走下去。”“7楼腿脚不便的老夫妇,每次下楼买东西都要先提前列好清单,保证一趟买完。”“我的老朋友听说我家住6楼,没有电梯,他们都不愿意来我家做客。”竣工仪式现场,不知谁起了头,居民们开始回忆起没有电梯的日子。“不过终于熬过来了,以后好了!” “以前爬到7楼至少要10分钟,现在大概只需要6秒。”茂名北路112弄8号电梯筹备小组组长、4楼居民叶自豪热情地向同行者介绍新电梯。据他介绍,电梯1楼的楼层按钮,因为使用率比较高,还装了保护装置。叶自豪还特意仔细听了听电梯运行的声音:“还行,声音并不大。” 电梯的外观设计,也是8号楼居民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场可以看到,加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梯井道外墙和原来的楼房“融为一体”,无论是楼底的瓷砖,还是墙体的粉刷,风格基本保持一致。“我们6楼有位居民从事装潢设计工作,在这方面提了不少意见呢。”叶自豪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竣工仪式前夕,电梯就提前立了“大功”。原来,在举办仪式的前一天晚上,8号楼里的一位老人突然身体不适,需要送医。因为老人居住的楼层较高,腿脚也不便,如果要走楼梯,需要近20分钟。于是,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和指导下,老人乘坐了电梯,短短几秒到了1楼。 众志成城 共同克服装梯难题 茂名北路112弄8号楼电梯的加装之路可以追溯至2019年。2019年5月15日,升平居民区正式宣布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同年6月,对整个小区的居民进行加装意愿征询,并达到了2/3的通过率。 2019年7月,茂名北路112弄2-10号楼组开始征询工作,每个门洞的通过率都达到了90%,且无一户明确反对。在南西街道管理办、自治办、房管办的帮助下,大家分析客观条件,最后确定112弄8号楼成功立项,由电梯公司直接进行加装电梯项目。期间,升平居民区以居民自治的形式成立了该门洞加装电梯自治小组,组织了10多场协调推进会,让居民与电梯公司、街道对应设置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并陆续收到了全额加装电梯款。 2020年6月16日上午,南京西路街道升平居民区茂名北路112弄8号楼电梯加装工程正式开工。升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石文韵回忆,当施工队挖开路面后大家才发现,因为房屋年代久远,且该小区地下管线经过多次调整,相关图纸中所记录的管线信息和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工程一下子复杂起来。 好在,无论是街道、居委会还是居民、施工队,大家都为了加装电梯众志成城。升平小区业委会主任周凤岐提起居民的配合,依然十分感动:“为了让施工车辆可以顺利进出,我们不少居民都把停车位让了出来。” 有了电梯 楼组建设更进一步 茂名北路112弄8号楼加装电梯的竣工,吸引了不少周围居民区的居委干部、居民主动前来学习。“我们楼也有装电梯的想法,所以我今天跑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装的。”一位家住附近居民区的爷叔围着电梯看了好几圈,“虽然的我们房型跟他们的不太一样,但不得不说他们装得真是好。”爷叔的脸上写满了羡慕。 “有了电梯,不少居民意识到,是不是楼道环境也要维护一下。”叶自豪表示,有了加装电梯的契机,楼组居民自发组织了一次楼道清理活动,个别居民在公共空间堆放了好几年的杂物,也主动收回了家中。 不过,居民们默契地保留了装在楼道墙壁上的“中转小凳”,“留个纪念吧。”叶自豪顿了顿说,“虽然,这已经是历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