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小城大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综合活动中心

□记者 姚沁艺 整理报道

刚刚打造的南京西路街道综合活动中心里,社区舞蹈团队挥洒着汗水;新成立的“西剧社”里,热爱戏剧的南西白领挤出时间进行排练……

2020年,南京西路街道以高品质服务,持续推进辖区公共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聚焦现状  寻找发展突破

南京西路街道目前共有社区学校(南京西路591弄5号)、综合活动中心(茂名北路148号6楼)、福民会馆(富民路197弄69号)以及南京西路街道图书馆(茂名北路75弄6号)、南京西路街道少儿图书馆(延安中路602号)5个主要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

可是,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剧增,受限于辖内场地资源和办公成本等因素,南京西路街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辖区内各个文化场所使用空间十分有限。其中,仅500平方米综合活动中心、235平方米的街道少儿图书馆,都是真正的“螺蛳壳里做道场”。文化场所分散的布局也导致运维难度和运营成本增加。而随着服务企业工作的深入推进,楼宇文化服务需求愈加凸显,要将文化要素植入宜商宜业的商圈经济体打造之中,也为街道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多措并举  打造“文化南西”

面对这些摆在眼前的问题和需求,南京西路街道不断探索,动足脑筋,力争将劣势化为优势,并形成了一些举措。

街道进一步明确文化服务场所的优势和定位,分点布局,在扩大辐射范围的同时,建立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工作标准,如福民会馆的“福民大舞台、福民书场”等“福民品牌”更聚焦社区15分钟文化圈的打造;2020年新建的综合活动中心更精准对接白领的文化艺术服务,弥补了白领文化场地的稀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南京西路街道正在进一步扩建福民会馆,不仅成功拿下了原先的二楼场地,还着手进行整体打造,后续将更突出福民剧院等特色功能。

街道还立足辖内社区单位多、楼宇经济发达的区位优势,打造南西“文化联盟”,增添工作力量。街道不但和市作家协会深化合作开展“南西红”红色文化系列共建项目,还整合辖内10所学校资源推动校社联动。位于长乐路的108上苑,即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是南京西路街道的文化共建单位,它用精彩的展览活动、经典的文脉传承,为人文南西增添独具的魅力。同时,各楼宇及社区单位共享的公共空间也进一步推进了社区文化设施的布点完善。“众人拾柴火焰高”,多方参与让南西的文化火炬接力传递、越烧越旺。

此外,街道注重在“内功”上下功夫,加强品牌的打造。近两年,街道打响“南西印记”项目品牌,让社区的白领、居民、学生都能通过参与映像南西、口述南西、设计南西、行走南西四大版块深入了解南西的文化和历史。街道还通过打造白领艺术团,为商圈白领提供舞蹈、合唱、室内乐、电钢琴、民乐、戏曲、话剧以及其它艺术种类的文化艺术的体验与展示平台。不仅如此,街道还推出了“白领学苑”“尚书苑”等文化学习品牌,并在太古汇探索建立了微信电子借阅书柜,让白领们更方便地享受文化服务。

未来,街道还将推动“云上文化”建设,结合2020年推出在线网课的经验,将努力利用好云上平台,推进文化展示、交融和输出。同时,街道还计划推动“南西文创”发展,发挥好文创产品传播、输出核心价值的重要作用,催生更多的好产品助力文化传播。此外,街道还将精准施策,让文化服务匹配好企业的多元需求,成为推进辖区招商、稳商、留商、安商工作的有力“粘合剂”。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