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历史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3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郁达夫和嘉禾里

原嘉禾里郁达夫、王映霞“小屋”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文 章正元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出版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享誉文坛。夏衍曾说过:“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在静安,郁达夫曾留下不少人生印迹。1927年1月14日,郁达夫在尚贤坊的留日同学家邂逅了年轻貌美的王映霞,对其一见钟情。他俩于1928年1月在上海南京路东亚酒楼举行婚宴后,租住在赫德路嘉禾里(常德路81弄)。这是一条混合弄堂,分前弄和后弄。前弄是没有天井的东洋式房子,后弄是有天井的石库门房子。

郁达夫和王映霞住在前弄1476号。郁达夫曾这样描写他住的房子:小屋的租金,每月8元,只有楼上一间正房的光线较为充足,但因是朝北,屋子里冬寒夏热。从亭子间的南窗望出去,正好是静安公墓(今静安公园),那一座座坟的水泥盖上竖立着的大理石安琪儿,都历历可数。

王映霞后来也回忆说:“我们选中这一个住处,一则是为了和祖父的住处近一些(嘉禾里后弄1442号);二则是因为这里的房租低,最大的理由还是因为和真正的劳动人民杂居在一处,在‘只认衣裳不认人’的上海滩,比较容易隐蔽。”两年后,王映霞的祖父迁回杭州,郁达夫夫妇就租了1442号。这里不仅多个天井,住得也较为宽敞,但屋内家具依然很简单。

郁达夫和王映霞在嘉禾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有“杭州小姐”之称的新娘为不会烧菜犯愁,新郎就买书作指导:哪一种菜应该烧几分钟,哪一种肉要煮多少时间。

纸上谈兵的招数行不通,郁达夫建议说:“要学会烧好吃的菜,就得先出学费。我和你先到大小各式菜馆里去吃它几天,我们边吃边论,这样一定容易学会。”他们先后吃了十几家馆子,把一个月稿费全吃光。王映霞有点舍不得,埋怨“乱花钱”。郁达夫答:“人的身体最要紧,身体是别人抢不去的财产。”

郁达夫在嘉禾里创作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郁达夫文如其人,把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读者,所以读者也就把他看作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中国许多读者喜爱郁达夫,其原因皆在于此。

1928年起,郁达夫陆续自编《达夫全集》《郁达夫诗词抄》以及《达夫所译短篇集》等。郁达夫每天著述之余,常和王映霞到附近的几条马路上散步。一位是蓝布长衫、其貌不扬的瘦男人;另一位则是风度优雅、端庄秀美的少妇。过路人往往投以羡慕的目光。郁达夫苦尽甘来,当然是满足的。王映霞能嫁给中国的第一流作家,自然也是满意的。在旁人看来,这绝对是才子与佳人的美满婚姻。

有一年下雪天,一位朋友来邀郁达夫去浴室洗澡。结果,从下午一直等到午夜,也不见回来,王映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到第二天黎明,满身冰雪的郁达夫才由一个陌生人扶着,踉踉跄跄地回到家。原来,他洗完了澡,又到酒馆里多喝了几杯,坐汽车回到嘉禾里弄口时,受了冷风醉倒在雪地里。

王映霞心疼得又是煮姜汤,又是拆洗棉衣,足足忙了一整天,并以此约法三章:凡是有朋友来邀他出去吃饭或喝酒,王映霞一定要这位朋友负责送他回来,并“警告”,否则以后再不让他出去。

郁达夫和王映霞在嘉禾里先后生下三子一女,其中女孩静子的出生,还得到了鲁迅夫妇发来的贺电和送来的礼物。1933年4月,因生活、经济、思乡等缘故,郁达夫决定离开这个生活了五年之久的“鸟笼”式的里弄房子,还婉言谢绝了鲁迅的挽留,举家返回杭州。

郁达夫和王映霞当年在赫德路(今常德路)嘉禾里的旧居和附近的建筑,因市政建设的需要已拆除,矗立了一幢大型的商厦和五星级大酒店。(内容摘自《静安文博钩沉》)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京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