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绿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们能做些什么?——一节党课引发的思考

古老的医术中不可缺的是“探脉”,我深信那样简单的动作里蕴藏着一些神秘的象征意义,你们能否想象过一个医生敏感的指尖去探触另一个人脉搏的神圣画面。

阳光灿烂的申城四月天,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党员们围坐在会议室倾听党课。党课以十九大报告为起点,带领我们回顾了习总书记在进博会期间对上海、对浦东的要求和期望;学习了浦东新区四届五次会议的重要内容;讲述了工匠精神与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关系。通过观看视频,向一代医者吴孟超老先生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作为一名年轻稚嫩的党员,我或许不能够完全领会每一个会议的要领,但我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在健康中国的号召下尽医务人员应尽之责,应该认识到居民健康是社会生活稳固的中坚之石。

一天早晨参加老年人体检工作,在忙碌的间隙我们谈论起南码头路街道户籍人口老龄化率已达40%。我不知道于别人而言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但于南码头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它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持充沛的精力为这些老人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意味着我们需要保证自己的身体状态是健康良好的,也意味着我们确实任重道远。

吴孟超先生的日记里有这么一句话:今年的任务依然很重。看,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为别人默默承担的人。而当我们知道,一位耄耋之年的医者还有勇气为我们奉献自己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们能做的有很多。我们可以用最耐心的口吻与病人沟通;可以用最真诚的态度与同事团结协作;可以用最务实纯粹的工作信念要求自己。也许我们不知道需要学多少东西才能使自己免于无知,也不明了要保持怎样的荣誉心才能使自己免于无行,也困惑于要怎样自省才能在千万个病人之后免于职业性的冷静和无情。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每一天所遇见的不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医药可以穷尽,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请记住,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岳雅琪)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南码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