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垃圾分类了吗?”“让我看看你是什么垃圾?”这些“直击灵魂的拷问”成为上海人打招呼的新方式。市民正在学习与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而这习惯不但要靠时间养成,也必须与文明素质互为促进。“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口号宣传了20多年后,终于进入了法制强制时代。 垃圾分类看上去是个小事,却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城市文明的一个大命题,垃圾分类制度也一样。它向城市提出了两个高水平条件,一是居民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二是城市发展方式的绿色化。 的确,垃圾分类需要时间和精力成本,分离干湿垃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个人来说,也许不无麻烦,是对垃圾处理习惯的“重塑”。但透过朋友圈刷屏的幽默段子不难发现,人们并没有因其麻烦而烦躁、因其严格而抱怨,相反认同率、行动力大大超出了预期。不过,垃圾分类对居民生活习惯提出高要求,事实上又远不止居民习惯养成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全链接的处理系统。市民养成新习惯只是其中一环。笔者认为:垃圾分类不仅是一场生活方式革命,也是一次城市治理革命。 (新桥孙厚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