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热心服务社区和侨联的“三贴”党员志愿者

工作兢兢业业的任庭娴多次受到表彰 任庭娴(左)经常会主动关心居委工作

记者武钢

在蒋家桥小区,她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三贴”侨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志愿者,她就是75岁的任庭娴。但是,任庭娴更喜欢大家叫她一声“任老师”。

任庭娴女儿在国外工作生活稳定,儿子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可谓事业有成。她家庭条件优越幸福,完全可以待在家里享享清福。儿女也都劝二老移居海外,但都被二老拒绝了。任庭娴在邮电新村结婚成家,后又搬迁至蒋家桥小区,前后在欧阳路街道生活了五六十年了,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恋情。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她退休后全身心地投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归侨、侨眷谋福利、解忧愁。

居民陈阿姨告诉记者:“任老师为社区居民真是操透了心,她兢兢业业不求回报,真的是贴精力贴时间,还要贴钞票。”

“有事情就找贴心党员任老师”,已经成为左邻右舍的口头禅。

贴精力

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任庭娴经历十分丰富,当过幼儿园园长、中学教师,先后担任祥东居委妇代主任、蒋家桥居民区党总支委员兼居民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小区业委会主任、蒋家桥计生协会监事长、居民楼组长。她退休后仍然热心社区工作和侨务工作,担任街道侨联顾问和联络员,还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志愿服务。

作为居民楼组长,任庭娴处处以身作则,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积极倡导邻里和谐新风。楼道居民常说:“谁家有事,不用出楼道,只要去找任庭娴就能解决。”居住在任庭娴隔壁的须阿姨是一位高龄独居纳保老人,任庭娴每天上门探望关心,还经常烧一些可口饭菜送过去。遇到老人生病了,任庭娴第一时间陪同她看病就医。除了关心爱护自住楼道,任庭娴还加入社区自治团队“丁妈妈帮帮队”并担当骨干,积极发挥特长为社区更多居民服务。

贴时间

任庭娴的老伴尽管已经80岁了,但身体依然很健康,这得益于任庭娴几十年来的悉心照顾。多年来,任庭娴把家务事安排得井井有条。除此之外,她几乎把剩余的时间都投入到社区和侨务工作中,投入到为居民群众服务中,做好事,行善事,传递服务社区的真挚爱心和友情。

在担任业委会主任的10年期间,每月10日晚上是业委会接待日,无论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任老师都会准时在业委会服务点接待居民,协调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维护业主的应有权利,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任庭娴自2004年起担任侨务政策咨询工作室领衔人,一做就是9年。2013年卸任后,作为街道侨联顾问和联络员,协助街道联络各个居委的侨眷工作。无论刮风下雨,任庭娴依旧每周五上午在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接待来电、来访侨眷家属,听取他们的呼声和诉求,开展谈心、政策咨询等活动,处理化解各类矛盾,使党建服务中心成为归侨、侨眷相聚、相识、相知的好地方。她对侨眷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与广大侨眷交朋友,成为侨眷的贴心人。

贴钞票

除了家人,任庭娴心里同样最惦记的就是邻里归侨和侨眷。任庭娴每年组织老归侨到指定医院进行免费体检;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外地退休或是无业的归侨申请经济补助;开展侨联志愿者工作室与老归侨结对照料的志愿帮扶项目,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协助街道组织华侨家属联谊活动;为老归侨举办80岁生日祝寿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此外,任庭娴还积极利用侨联联络员、侨眷、归侨等资源,积极带头开展募捐活动,支援山西省左权县贫困学生,增强归侨和侨眷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许多归侨侨眷活动的资金来源并不充足,任庭娴就会就自掏腰包帮助解决。

有一次,任庭娴在接待咨询时,一位侨眷家属向她诉苦。经了解,这位侨眷的儿子失业下岗,儿媳妇离婚而去,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任庭娴感到这位侨眷情绪焦虑,甚至有一些偏激想法,她立即拨通其儿子的电话,询问是否愿意重新工作。儿子非常理解母亲的用心,经过对那位侨眷儿子面试和考核后,将其安置在自己的公司,切实为侨眷家属解除了后顾之忧。“一份工作比捐赠钞票更弥足珍贵。”任庭娴坦言。

尽管已年过七十,任庭娴风采依旧,在社区居民和归侨侨眷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作为一名志愿者,她全心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展示了党员志愿者的先锋形象。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她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言传身教,引领示范,践行她的诺言:“我愿意多付出一份爱,让鲜艳的党旗更红火,让党员的模范作用更有感染力。”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