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风采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鲁迅公园一道靓丽风景线

文/满必鸿(欧四居民区)

清晨,我到鲁迅公园去进行健身运动,看到一位老人在用泡沫塑料扎成的大笔,蘸着清水在人行道上写字,有正楷、草书、隶书、篆书;有简体字、繁体字;有正写字、反写字;内容有古人的诗词、励志的警句等等。旁边围了一大群人在观看。有时还有日本、韩国旅游团的游客驻足观看,竖起大拇指称赞,并用照相机将他照下来。可能他们当中有些人认识汉字,对中国书法很感兴趣。我也好奇地站在一旁观看。那位老人在地上一笔一划的认真书写,感觉是太了不起了,特别是他用左手写的流利的正字反写字,简直就像一位魔术师那样神奇。

老先生休息时,我走上前去和他攀谈起来,他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老先生姓朱,己经85岁高龄,身体很好,湖南省常德市人,是195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曾经长期在部队的一家军工厂工作。退休后开始学习书法达16年,用掉60多枝毛笔、20多刀宣纸。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功底后,他就转向在地上写“地书”。几十年累计下来,相当于用掉6万多个矿泉水瓶装的自来水,约30多吨。可见他的毅力是多么坚强。他说,这样写能得到全身锻炼、有益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他的话令我肃然起敬。古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就是对他的最好写照。他的行动也告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社会上有些年轻人存在“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不肯下苦功夫去学习钻研本职工作,而是与别人攀比那一种工作收入多、劳动量少、工作舒适,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的“跳槽”,往往欲速则不达,最后一事无成,老大徒伤悲。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这位老先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做一行专一行,砥砺前行。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