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幸福彭浦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社区治理无小事“微网格”解难题

彭浦新村街道探索社区治理精细化

共康四村居民区
“微网格”工作人员开展夜间巡查

共康四村居民区位于彭浦新村街道西北角,同时也是整个静安区最北端、最大型的社区,居民区内设两个居委会,共有居民3941户,仅共康四村第一居委会范围内就有2439户居民,小区人口多、密度大、管理难。随着近年来街道“美丽家园”的施工改造,居民区环境已有极大的改善,然而居民区“硬件”配套虽然提升了,可社区居民的日常问题却仍然层出不穷,想要切实解决社区内的各种“软件”诉求,是每一个社区基层干部为之苦苦思索的难题。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彭浦新村街道以“精细化管理服务”为工作主线,依托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全要素管理服务平台和“多渠道发现、分层派单、分类处置、监督考核、联动治理”的运作机制,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与共康四村第一、第二居委会共同研究,参考街道网格化精细管理(区块化管理)模式,率先实践了社区“微网格”模式。

目前,根据街道全要素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共康四村第一居委会设置了一个对应全要素精细化管理平台的“微网格”,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将共康四村第一居民区划分为5个“微”责任区,建立三级巡查组织架构,分别巡查所属责任区,同时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级处置,真正做到“无死角、无空白”运作。目前责任区的日常巡查队伍由党总支委员、社区网格工作站成员、网格全要素巡查监督员、居委干部、志愿者、物业管理员组成,针对社区平安建设、垃圾精细化分类、物业管理等7大类、23个小类问题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地深入巡查。七大类分别为保安岗亭、垃圾厢房、非机动车车库、水泵、楼道、变电站、其它。街道还为每个楼道制作了全要素“微网格”二维码。居民只要扫描楼道门前的二维码,就能清楚了解到自己所住门幢的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态度星级、日常管理模式以及投诉举报等信息反馈;而作为“微网格”管理者,扫描门前的二维码,不仅能看到居民诉求、每个楼层的环境状况,还能够看到此楼道是否有群租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相应的处罚情况,为后续跟踪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全要素管理的全部过程都能够在平台上记录、查找,且记录在案,平台充分运用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确保全要素精细化管理工作省时省力。

在社区“微网格”平台的助力下,居委会解决了位于长临路门面店到共康四村门口电线杆的斜拉钢索对居民带来人身安全隐患的问题。在长临路靠近公交车站的店面前有一根电线杆,它的斜拉钢索一直竖立在该路段的人行道上,行人稍不注意就会撞上斜拉钢索,已有数位老人路过差点被绊倒,社区第一“微网格”的志愿者在巡逻时发现该问题,立即向居委会反映,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微网格”站长冯英民陪同志愿者前去查看。在实地勘察过程中,冯英明发现,该斜拉钢索就位于公交车站附近,公交车站人来人往,上下客的乘客容易被其绊倒。为此,冯英明也曾试着多方联系有关部门,但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可谓是有心无力。此次有了社区“微网格”的平台,居委会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至网格中心,由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对此处的斜拉钢索进行了调整,排除了隐患。通过社区“微网格”的平台,社区里一批类似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居民们对社区“微网格”频频点赞。

共康四村有位姓范的老人多次来居委会反映楼上住户的群租问题。楼上住户墙外的空调内机不停地滴水,使得她家里的墙壁潮湿、起壳并发生霉变。居委会多次陪同老人上门查看,并制止楼上的群租行为,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自从有了社区“微网格”平台,居委的调解员有了解决问题的新通道。通过平台,平安办、派出所、市场所等各部门合力联系到了房东并进行协商,最终解决了空调漏水问题,同时把困扰多年的群租问题彻底根治了。范阿姨非常感谢居委会的工作,高度赞扬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

依托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微网格”精细化工作已在共康四村第一、二居民区范围内有效将各类社区常见矛盾和问题抑制在了萌芽中,居民区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居委干部的工作也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微网格”进入居民区是彭浦新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社区治理模式。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主任林伟峰表示:“‘微网格’的管理方式在共康四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期各个居民区也会有'微网格',这会最大程度降低小区安全隐患,居民们日常生活中遇见的难题也可以更高效地解决。”

(街道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心)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彭浦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