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这些消防知识你知道吗?

天干物燥,正是火灾事故多发的季节。为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意识,近期,街道平安办联合派出所、市场所、城管中队等部门,针对辖区内的“三合一”场所展开了地毯式排查和集中整治。而作为社区的一员,社区居民也需要了解各类消防知识,提高警惕,预防火灾,筑起安全、和谐的防火墙。

整治“三合一”场所守护社区平安

1、什么是“三合一”场所?

“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

2、“三合一”场所有哪些危害?

一旦发生火灾,“三合一”场所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3、消除“三合一”火灾隐患社区居民可以做些什么?

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防范火灾和自救逃生能力;消除火灾隐患,实现生产与生活分离;配齐消防设施,定期检查,保障正常使用。

掌握灭火器使用常识及时清除火情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灭火器就是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引发的火情以及电器设备火情。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上下颠倒摇晃灭火器使干粉松动;拔掉铅封,拉出保险销;最后,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经常检查灭火器的压力阀,如果指针指向红色代表压力不足,指向绿色代表压力在正常范围,指向黄色则是压力过高。

在存储方面,干粉灭火器要放在取用方便、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防止筒体受潮、干粉结块。另外,干粉灭火器不可接触高温,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也不能放在温度低于-10℃的地方。

杜绝电瓶车楼道、飞线充电消除安全隐患

电动车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但为其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却隐藏着不少危险,它所引发的火灾不但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在燃烧时还往往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威胁人体的健康。

1、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原因

(1)电路老化:电动车使用时间久了,车里的连接线路很容易老化、短路。如果车内的导线发生短路,加上外部温度过高,就容易引发火情。

(2)充电器不匹配:不同品牌的电动车充电器千万不要混合使用,这样会埋下安全隐患。

(3)充电时间过长: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充电8小时左右即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实际情况中,很多人为了省事直接让电动车充电过夜,充电12小时甚至更久,致使充电器过热。

2、电动车火灾发生规律

(1)发生环节:本市电动车引发的火灾,90%是在充电时引起的。

(2)发生时间:60%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20时至次日5时之间,人们已经熟睡,对电动车发生火灾浑然不知,不能在初起阶段及时扑灭火情。

(3)发生地点:基本上都发生在楼道内,容易堵塞逃生通道,造成烟和火向人居住的地方蔓延,影响及时逃生。

3、电动车停放充电安全须知

(1)禁止飞线充电、楼道充电或室内充电。电动车应在建筑外部规范的集中充电场所充电。

(2)禁止在建筑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电梯前或室内违规停放或充电。

(3)充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8小时之内。

(4)电动车充电位置一定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以防电动车起火引发更大火灾。

(5)集中充电区域应该设置专用充电装置并配备专用配电箱。充电装置要具备定时断电、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

(6)充电最好在白天进行,不能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充电。

(7)日常加强对电线电路等方面的检查,避免线路老化、磨损而造成短路、串电事故发生。

(8)一辆电动车正常使用寿命为3-4年,不要盲目改装电池或车的配置。

(9)物业要加强巡查,发现电动车违规充电停放立即清理,有条件的物业可建设专用停车棚,安装智能充电设备等。

温馨提示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3、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4、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社区平安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彭浦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