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繁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当年,那些人淳朴地走进我的生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朱锦华(临汾路1513弄)

平时,我喜欢阅读报刊、杂志里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悲欢离合的情感故事。读着这些文章,不由得让我想起过去的漫长岁月里,我也亲历过的许多美好事情——它们很渺小、很平淡、很轻微,却很温馨,却至今令我念念不忘。

雨夜里,那场陌生的邂逅

我曾在江西一家大型钢厂工作了20年,厂址在新余。那年回沪探亲后返厂,乘坐的49次列车半夜11点到新余时,正下着大雨。我手提行李急急走向出口处,忽听墙角处有纤弱的声音在呼唤:“师傅,请帮帮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姑娘,也刚下火车,正用手绢擦着满脸的雨水向我求助,脚下是两件沉重的行李。我快步走过去,用她的手绢扎紧她行李的拎包带挂在肩上,快速奔向车站候车室,她也随即跟进。然后我们气喘吁吁坐在冰冷的长椅上,各自整理着湿漉漉的头发和衣衫,等到天亮后再去乘长途汽车。

攀谈中得知,姑娘来自上海虹口区,插队在离我厂20多里的峡江已两年多。同是上海人的身份使我们倍感亲切,谈兴也愈浓。但如何熬过寒冷的下半夜?我也别无良策。略加思索后,我说:“我们先用绳子将几件行李都串起来,紧靠在身边,以免丢失。”她说:“好!”说着找出一根尼龙绳递给我。我又说:“我们背靠背坐着打瞌睡,等天亮。”她略带羞涩地说:“好!”就这样,我们互相倚靠,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

天亮后,我们终于到达汽车站。我又帮她将行李拿上车,她赶紧打开行李掏出一包油煎带鱼塞给我,诚恳地说:“谢谢,侬真好,真像我的大哥。不是遇见你,昨夜我真不知怎么办。”见我竭力推辞,又加一句:“我妈曾嘱咐我,出门在外,得人帮助,一定要酬谢。”说话时,双眸已渐渐湿润。我只得收下,挥挥手与她告别。这一夜,我们没一点虚伪,没互问姓名,没留下地址,甚至没握一下手,两个异性间就这样互相信任,坦诚相待,度过了风雨之夜的6小时。

雪天里,那袋沉重的冬笋

那年深秋,我感冒初愈,外出散步。夕阳西下时,有个独臂的老俵背着孩子走过,一只空袖管飘在风中。一问,原来孩子感冒发烧,要翻过两道坡去钢厂医院看病。我忽然想起口袋里还有没吃完的药片,连忙追上去,劝他回家先给孩子服几片试试。老俵迟疑地看看我,终于接受了我的好意。

过了一个月,我在车间旁的小路上又遇到他。他连声道谢,说那天服了我的药,孩子当晚就退烧了。我邀他到宿舍坐坐,才知他姓林,虽身残,却是挖笋的高手,就塞给他6元钱,请他挖20斤冬笋给我带到上海过年。他嘟囔了一句:“花啥钱?替你挖就是了。”谁知第二天就纷纷扬扬下了一场大雪。接着村里又贴出告示严禁村民上山挖笋。我真想马上找到他,阻止他进山,但又不知他住在哪个村,就想,他总不会为这区区小事铤而走险吧。

一周后,我将回沪。这天起床刚打开房门,倚在门外的一袋重物轰然倒向门内。打开一看,竟全是沾着红泥刚出土的冬笋,袋里还有我的那6元钱夹着的一张纸,上面写着:“你帮了我,我也要帮你,这些笋子全送给你。”看窗外依旧冰天雪地,我心里却暖流涌动,想象着独臂的他进山是多么艰难。我只给了他一滴水,他就甘冒冰雪,不顾禁令,执意回报我一泓泉水,这可敬可爱的老人啊!这年,全车间回家探亲的有50多人,只有我一人带了满满一袋冬笋,到家一称,足有25斤。

车窗下,那张清秀的脸庞

那年春天,我出差回沪,火车在一个小站临时停车,沉闷的车厢里忽然热闹起来——原来,十几个农家孩子将茶叶蛋、卤味豆腐干、荷叶糯米饭等零食装进一个个竹篓里,再将竹篓绑在长长的竹竿上,伸到车窗边供旅客选购,每份2元。

一只竹篓伸到我窗前,车下的女孩头发散乱,衣衫褴褛,嘴边有一颗黑痣,正扬起清秀的脸庞乞求我买一份。我随手拿了一包核桃正要付款,一摸口袋却只有一张10元票。就在我急忙再找零钱时,列车悄然启动,我顿时尴尬万分——退货吧,已来不及;付款吧,我找不到零钱。女孩比我更急,举着竹篓随车奔跑,期待着我能扔下2元钱。然而列车在加速,绝望的女孩在后退中大声哭喊。几个同伴都高喊着“阿霞”追上来安慰她。车上的我则因白拿了一袋零食深感羞愧和自责。

时隔10年,我调回上海。那天我们20多人作为全厂第一批义务献血者到普陀山旅游,想坐在“心字石”上摄影留念,只见一群女同胞正招呼还滞留在“心字石”上的一位女士:“阿霞,快走,车子在前边等我们呢!”

“阿霞?”我若有所思。等女士走近,果见她唇边有一颗黑痣!我冒然问一句:“您叫阿霞?”对方疑虑地停住说:“是呀,先生您是……”于是,我急切地、急急巴巴地讲述了10年前的那件往事。她略一沉思,点头说:“好像有这事。”我赶紧掏出一张20元票子递上,以弥补我当年的过错。她却灿然一笑婉拒,开心地说:“嗨,小事一桩,别挂在心上。那些年,我那个村太穷了。如今,我家承包了一片山林,卖核桃挣钱多了,才出来旅游。”说着,顺手从拎包里又抓了一把核桃塞给我,就匆匆追赶同伴去了。她只用一句话,一个举动就宽容了我当年的过失,使我深藏的愧疚顷刻间就烟消云散,心里如吹进春风般的温暖……

当年,许多人就这样用他们的良知和淳朴走进我的生活,让我至今深深铭刻在心,自然,也敦促我要以同样的良知和淳朴,走进别人的生活。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彭浦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