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小城大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这口舌尖上的“爆浆”你尝过吗

滇南石屏豆腐飞越数千公里来访桂林西街

豆腐种类千千万,水豆腐、油豆腐、米豆腐,吃法也是千奇百怪,各具特色,但你吃过烤了后会爆浆的豆腐吗?外焦里嫩、口口爆浆;井水点制、非遗传承,小豆腐里原来有大名堂经。

煎炸烤都过瘾好吃到停不下来

“这里的农产品吃得放心,价格实惠。买一块小小的豆腐,既帮助了贫困户,也献上自己的爱心。”家住附近的市民陈先生这样说道。

在桂林西街康五菜场专卖店,来自对口帮扶地区滇南石屏的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购买,亲民接地气的价格赢得了上海食客的青睐。

“包浆豆腐乍看和普通的豆腐没什么区别,但熟了之后,里面有像豆浆一样的汁液。”据热心摊主张阿姨介绍,一般豆腐是做不成包浆的,只有经过特殊工艺的石屏包浆小豆腐才能“爆浆”。

市民王大爷是本地人,他就特别都钟爱红烧、煲汤的烹饪方式。上个月第一次尝试买回家,发现包浆豆腐怪怪的,以为坏了差点丢掉。

“后来才得知,其实有‘酸水’豆腐难免有一点点臭味,属于正常发酵,放置几天后是自然现象。”

他大胆坚持了炖汤的做法,经过炖煮的“包浆豆腐”尽管在“卖相”上有点难看,口感却意外的细腻爽滑。

周到君推荐的这款包浆小豆腐可以称得上是豆腐界中的“爱马仕”,回家后也亲测了店内售卖的两种“爆款豆腐”,口感确实很惊艳。

非遗“酸水”点浆井水点豆腐创传奇

回想起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就有专门介绍石屏豆腐的章节。而随《舌尖》的爆红,小小一块豆腐声名远播,焦脆的外皮、细嫩的内里,入口便是一场味蕾的狂欢。

做豆腐的各个环节,都和水密不可分。”据云南石屏豆腐上海营销中心的负责人马学良介绍。石屏豆腐好吃的秘诀,就在于它不是用传统的石膏或盐卤,而是云南红河天然的地下井水,当地人称其为“酸水”。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豆腐,石屏豆腐不用石膏卤水点制,而是用古城天然地下井水作为凝固剂点制而成,这是它带不走的专利。”马学良自豪地说。

石屏豆腐从原料、加工到食用,都是一门考究精致的艺术。经过去皮、筛选、淘洗、浸泡、煮浆、滤渣、凝固、成型等十几道工序,鲜美的包浆豆腐才能制作完成。

层层工序下来,2斤大豆才能做出1斤豆腐,虽然用料是其他人的2-3倍。但做出的豆腐白如纯玉、细如凝脂、鲜嫩美味,品质远非一般豆腐能比。

最后,周到君还贴心的送上地址,桂林西街151弄康五菜场石屏农副产品展销店,尝鲜云南味,就是这么简单。

(周到上海)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