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身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湑臻:平凡人家走出的“新时代好少年”

沪剧表演现场

在中华新路上的一个小弄堂里,住着刚上初中的王湑臻和他的妈妈、外婆和外公,12平方米的房间里住着四口人,家中除了家具之外便只剩下一条窄窄的走道。王湑臻的课桌,是一台旧缝纫机,而缝纫机上的一张张奖状显得格外醒目。

“小标兵”“艺术之星”“小明星”“新时代好少年”,整整一墙壁的奖状,见证着王湑臻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记录着他从小学一年级至今获得的全部荣誉。除了奖状,王湑臻还靠自己的荣誉为家里添置了许多物品。外婆杨佩芬自豪地说:“家里的台灯、床、拍立得都是王湑臻比赛、表演获得的奖品,谢谢老师们对他的肯定!”

王湑臻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静安学校的一名初中生。他品学兼优,作为街道团委帮困结对的青少年,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是学校里、社区里有名的沪剧小王子。

6岁时的一个偶然机会,王湑臻在上海沪剧院接触到了沪语、沪剧,便深深地爱上了沪剧艺术,师从于上海沪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丁叶波。他在舞台上塑造过革命英雄王孝和、俊朗的梅家少爷梅海声、《罗汉钱》中憨厚老实的张木匠、《芦荡火种》中反派人物刁德一、《绣红旗》中反串江姐、《苗家儿女》中志愿参军的咔亮……由王湑臻塑造的人物形象总是生动形象,唱段深入人心。

历年来,王湑臻在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例如星光宝贝全国总决赛铜奖等,使五湖四海的观众都感受了海派文化的温婉、流畅,上海的传统文化通过这位阳光少年得以传扬。曾有评委夸奖他“小孙徐春”,让他既激动又欣喜。

王湑臻自幼受到家人的熏陶热心于社区服务,他以自己的特色所长积极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依托天目西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平台为长者综合照护家园的老人们开展慰问演出;进博会期间积极参与街道进博志愿服务队的启动仪式表演;参与建国70周年街道庆典活动表演等。

他曾坦言每个人的成长都会伴随着磨砺,而生活的乌云并未给这个家庭增添一丝阴霾,是家庭、社区的关怀让他在磨砺中得以成长、成材。

一曲《上海谣》讲述城市的变迁,一首《抗疫情》宣传危难时刻的平凡英雄。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道路上,开启多彩的舞台,创造美好的人生,王湑臻持续在探索、在努力……

(党群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