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金融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络互助或成老百姓第三份基础保障

文 石佳盈

12月26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网络互助低参与门槛、低成本的特点,推动其逐渐成为老百姓在社保医保之外的第三份基础保障,未来三年增长空间巨大。目前国内网络互助参与用户超2亿,预计到2022年参与用户规模将达到4.85亿。

2011年国内首家网络互助平台诞生。此后,网络互助行业经历了兴起、粗放发展、大量倒闭的调整期。2018年支付宝上的大病互助计划相互宝问世,以“免费加入、后分摊费用”的模式,一方面降低了互助保障的门槛,一方面避免了资金池的问题。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网络互助产品显著提高了低收入和下沉城市人群的健康保障。网络互助参与者中,近六成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47.8%的受访参与者来自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报告认为,网络互助具有低使用门槛、低成本的优势,在信用体系保障下,未来三年依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22年网络互助用户规模将达到4.85亿人”。不过,报告也提示,网络互助行业发展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比如预付费和资金池的问题、信息真实及平台透明度问题等。目前的互助平台中,只有相互宝等少数平台实现了实名制和无资金池。其余互助平台中,约50%的平台没有实行实名制,大约75%的平台设立了资金池。不实名、有资金池是互助平台风险的根源,会导致欺诈案件、资金跑路等问题,损害社会信任和消费者的权益。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一年,网络互助行业会出现用户、平台、监管都认可的模式标准,保证互助平台的规范发展。其中,实名制、无资金池可能会成为行业通行规则。以相互宝为代表的模式,可以为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照,有利于推动网络互助行业的规范发展。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桃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