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立夏”标志着夏季开始。若按气象学的标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才为夏季开始,那么,上海地区入夏的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此刻,地处江南的上海进入雨季,也称“黄梅时节”。黄梅天空气潮湿、闷热。出了黄梅便进入盛夏时节。本报就“一老一幼”如何安然度夏组织这期特刊。 【老年人】 1、老年人夏季要健脾除湿 夏天湿热,老人容易脾虚,因此最好尽量少食过于寒凉的食物,否则会令脾胃受伤,助长“内湿”,不利于健康。建议每周吃一到两次赤豆排骨汤、红豆薏仁粥等,可以改善脾虚导致的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 2、老年人夏季要静心养气 夏天老人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养心”。一是“戒燥戒怒”,老人要尽可能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气温过高时,最好减少外出,避开中高强度的运动;二是饮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既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3、老年人夏季要适当降温 屋里屋外温差要适度,一般屋里比屋外低5—8℃为宜,不宜长期用电风扇和空调,更不能将电风扇和空调对着老年人直吹,易引起空调病。电风扇与空调的风远不如自然风柔和、舒适。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的新鲜。 4、老年人夏季要饮食有节 炎热的夏季是人体消耗能量最大的季节,因此,脾胃养生是夏季最为重要的关键一环。提倡“五低”饮食,即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食物,宜清补、平补。但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和能量,因此应补充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最适宜的食物有:绿豆、小麦、鹅肉、鸡肉、苦瓜、冬瓜、番茄、西瓜等。老年人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过饱易损伤脾胃,如古人云“饱生众疾”,“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建议要少食多餐。 5、老年人夏季要预防中暑 居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室内经常洒些清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既降温又能调节湿度。使用空调降温时,勿使室内外温差太大,否择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和干燥综合症。夏季宜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穿衣宜选择轻、薄的棉纺织品。在出汗过多的情况下,要及时补充机体水分,如喝淡盐水、绿豆水、清茶水等,从而避免因体内体液大量流失而造成的虚脱、休克、中暑等现象。 6、夏季老年人饮食的禁忌 宜素少荤:医学研究证明,许多老年病与嗜食荤腻有关。老年人一般好静少动,热能消耗较少,过多摄取荤食或经常饮食过量,既加重胃肠负担,又易肥胖,导致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老年人的食谱应以素为主。 宜鲜忌陈:新鲜食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老年人的食物以随购随食为好。尤其是夏季,以免肠胃受累,引起某些疾病。 宜少忌多:老年人食物应依据少而精、少吃多餐的原则。把胃填得太满,是老年人饮食生活中之大忌,长此以往,不利健康。 宜淡忌咸:过咸、过甜、过辣的口味对老年人都不适宜,患有高血压、心肾疾病的老年人,口味更宜清淡。 宜温忌冷:老年人多为虚寒之体,温食可暖胃养身。平日里应少吃冷食,更忌生食。即使在盛夏伏暑,过食冷饮也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疾病危害。 【幼儿】 随着夏天的来临,如何让幼儿安全度过夏天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夏季炎热,幼儿抵抗力差,又喜爱户外运动,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因此家长朋友们掌握一定的幼儿夏季保健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哦! 1、提醒幼儿多喝白开水 各种饮料如汽水、果汁、可乐等含较多的糖分及电解质,过多摄入除了对孩子的牙齿发育不利,还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引起超重和肥胖。从营养学的角度看,白开水对健康最有益,白开水进入人体后可立即进行新陈代谢,有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体内毒素的功能,因此建议夏季多给孩子饮用白开水。 2.饮食要讲究营养均衡 夏日炎炎,家长怕孩子上火,只给吃清淡的饮食,却不知幼儿正处生长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过于清淡的饮食会导致营养障碍。因此夏季,孩子的饮食应注重多样化,及时补充新鲜的鱼肉蛋类,猪肝等(可做成鱼末、肉末、肝末粥,既易于消化又具有营养),或以豆腐、牛奶、蔬果等高蛋白食物来取代肉类,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谷类食物也可适时调整,如果幼儿胃口不佳,家长可以换粥、凉拌面等,容易入口,又有营养的食谱来引起孩子的食欲。 3.忌过多食用生冷瓜果 夏季是瓜果成熟的季节,瓜果较多,若幼儿因贪凉进食过多的生冷瓜果,可能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等。当孩子不舒服时,建议最好立即就医、了解症状。 4.午睡时间不宜太长 夏日午时气温最高,家长都希望幼儿多睡少动。但据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睡眠分浅睡眠与深睡眠两个阶段。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入睡80—100分钟后,便逐渐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 5.大汗后不宜冲冷水澡 幼儿生性好动,夏季极易出汗,家长们应注意,孩子大汗时不能冲冷水澡。大汗后如用冷水一冲,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储留体内,影响机体功能。一些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宝宝容易生病。尤其是高温季节,运动后头部特别容易出汗,这时如果用冷水冲洗头部,容易刺激到颅内的动脉血管,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造成头晕、头痛、眼前发黑,甚至可能出现呕吐现象。专家建议,较好的降温方式是在运动后半小时洗个温热水澡,更有利于调节体温,使全身肌肉组织得到放松。 6.空调不宜开的时间太长 长时间使用空调的房间里,因门窗紧闭而使室内新鲜空气含量少,室内干燥。幼儿皮肤的水分调节能力远不如成年人,在空调房间待的时间久了易产生疲乏,加之长期暴露在冷而干燥的空气中,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下降,一些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如果要使用空调,不但需要多给幼儿喝水,而且空调开放时间不要太长,并适当增加室内的湿度。 7.谨防蚊虫叮咬感染 儿童皮肤薄嫩,夏季出汗多,擦汗又不及时,汗孔堵塞,汗液淤积,会引起痱子,或者被蚊虫叮咬引起皮肤损害。毒虫咬伤大都发生在头面及四肢暴露部位。被毒虫咬后,应及时治疗,可在患处涂上一点清凉油、必舒膏等消炎止痒药物。 家长朋友们,这些幼儿卫生保健小常识可要牢记哦! (本报编辑根据相关资料编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