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选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天山茶城的前世今生

文 尤建新(天山茶城党支部委员)

消费者走进天山茶城的第一印象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庞大的规模。徜徉在鳞次栉比的茶铺里,更是被浓浓的茶文化气息所吸引。17年来,天山茶城已成为长宁的地标之一,成为上海市民了解茶文化的购物天堂。可又有谁知晓天山茶城的“前世”呢?

天山茶城的前身是上海色织十四厂,前身的前身是上世纪30年代一个名为大丰恒的老织布厂。听老职工们讲,解放前的“大恒丰”厂子周边全是农田和河浜,也就是说,中山西路穿越在田野里。下暴雨时河浜涨水漫进车间,工人们就站在水中劳作。寒冬腊月,凛冽的寒风从门窗缝里吹进来,工人冻得瑟瑟发抖。三伏暑天,加上机器产生的热量,工人如同蒸桑拿。厂里没食堂,工人自己带来咸菜就白饭,弄不好还会馊掉。老工人们说的形象:“鸡叫出门,鬼叫进家”。一天工作十三个小时。是共产党把那一代老职工救出苦海。新中国成立以后,企业成为全民所有制的上海色织十四厂,工人当家作主,成为企业的主人。工人为国家创造财富,也为自己改善了生活。用老职工们的话说“旧社会我伲是棵草,新社会我伲成了宝!”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上海色织十四厂插上腾飞的翅膀。上世纪80年代,企业从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斯密特、毕嘉诺全自动织布机,职工也从300多人发展到1300多人,还在近郊村队办起两个400多人的联营厂。管理和效益成为了上海本行业的标杆,工人的生活得到了根本性改善。行业中第一个实行“四班三运转”;第一个实行年休假制;第一个实行站立操作女工每月增加一天休息;对家庭居住有困难的职工增配住房;单位还设有食堂、托儿所、医务室等,福利一个接一个。

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在上海落下帷幕。天山茶城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从它诞生之日起,丰富了上海的茶叶市场。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茶城管理方和商户坚持诚信经营、服务社会的理念,先后被上海市政府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被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评选为上海党建基地。在这座容纳400余家商铺的茶城里,来自天南海北的茶商,个个都有一部财富人生的“小说”。他们来到上海,来到天山茶城,成为海纳百川里的一朵“浪花”。

公司二楼有个“龙好茶具”商铺,业主是从福建安溪大山里走出来的残疾青年,小夫妻带着六万元启动资金,怀揣着对生活美好的梦想,来到天山茶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拼搏,已在上海开出5家分店,属下员工60多人。并在普陀长征工业园租下1200平方米的一个楼面作为龙好茶具的总部和电商平台。最近,又在江苏宜兴开出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的茶具品种达4000多种。商品的齐全,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在沪外籍人员光顾。“龙好茶具”去年销售额达到5800多万元。

来自福建的林立刚曾是一名大学生党员,就读于厦门大学国际商贸专业本科,毕业后在福建省外贸公司担任科长职务。太太2004年通过人才引进,从福建省立医院来到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工作。为了家庭团聚,小林辞职下海,在天山茶城里当起小老板,专营武夷岩茶。小林适应能力极强,很快融入了上海生活。现在是上海福建闽侯商会的副秘书长,天山茶城党支部的骨干党员,又是茶友足球队的队长,还组织起研究文学历史的茶友圈。他听从党支部安排去属地玉屏居民区开茶文化讲座。社区庆“七一”歌咏比赛,他可以放下生意去排练。

林立刚把父母接到上海与他共同生活。他说:“这是福州人的传统,更是我做长子的责任。”2017年他的家庭被长宁区妇联评为“最美家庭”。

诸如此类的财富故事在天山茶城这块风水宝地不胜枚举。天山茶城的前世今生折射出人民共和国和上海这座大都市70年发展的轨迹。

我,曾经是上海色织十四厂的后勤科长、分厂厂长,后来受聘担任茶城管理方的管理员和茶城党支部委员,主持支部日常工作。经历了这70年变迁中的半个世纪,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