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林 谁也无法预判新冠病毒肺炎蔓延成灾的严重程度,电影院线自然也无法预料因为防控疫情而全线歇业。1月23日,院线将列入今年春节档的《囧妈》《姜子牙》《熊出没》《夺冠》《急先锋》《紧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7部影片全部撤档。预购了春节档电影票的百姓闻讯后无不沮丧——这将是一个多么憋闷的春节啊! 又是一个“谁也想不到”。1月24号大年三十清早,抖音短视频app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1月25日(大年初一)零点起,只要在手机上打开“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火山版”及“欢喜首映”中任意一款App,搜索“囧妈”,或者在智能电视上打开“华数鲜时光”,即可免费观看《囧妈》全片。 笔者和亿万网民一样,大年初一宅家上网免费享受了徐峥出品、导演的贺岁片《囧妈》,一边欣赏,一边赞叹,赞叹徐峥和购片方做了一件大好事,为宅家躲瘟疫的百姓送上新春的欢乐。看白戏的我辈百姓自然心满意足,却没承想徐峥(欢喜传媒)惹了祸。 事发缘由,一家名为“字节跳动”的网络公司以6.3亿元的价格买断了徐峥(欢喜传媒)的版权,随后放到多个网路平台播放。“字节跳动”花钱买“网民的高兴”,院线方奈何不得,便声讨徐峥“坏了规矩”、“背信弃义”。浙江省电影发行公司第一时间在网上发文称:此次《囧妈》的行为给全国电影院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利用线下电影院的宣传却在线上播出,是一种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管他人利益的失信行为……。 笔者笨想,徐峥从自编自导自演到自己融资当出品人,徐峥是电影圈里的“大拿”,他深谙电影圈里“那点事”,却为何要“坏规矩”?细一想,徐峥有徐峥的难处。面对不确定的疫情形势,他担忧撤档后再排挡难有春节效应,一旦失去票房预期,别说赚钱,赔本也是有可能。既然有网络公司愿意出钱买版权,少赚就少赚吧,还能落个百姓好口碑。两权相衡取其轻,得罪院线也就只能得罪了。 了解徐峥的“动机”,再看院线方的“怒发冲冠”也就理解了。毕竟前期人家已经投下资金做了宣传,你徐峥为了保险,另觅出路,丢下合作伙伴于不顾。疫情过后,《囧妈》在院线放映不可能作为首轮推出,只能作为二、三轮的排片。电影市场化近30年,制片方和发行方好不容易形成目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式伙伴,你徐峥为了“自保”,就“见利忘义”,能不触犯众怒?院线方更担心的是该行为一旦开了先河,将会使其他院线电影效仿,届时院线公司将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 从这个角度看,《囧妈》网播的行为的确违背了行业惯例。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法律文件中,并未对电影发行窗口期作出明文规定。国家电影局作为行政机关,其若叫停网络播出,相当于限制了制片方的电影发行权,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须以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等为依据。在“欢喜传媒”网络发行《囧妈》并未违反上述规定的情况下,国家电影局仅依据行业惯例是无权叫停《囧妈》网络播出。 那么,院线公司与徐峥结下的这个“梁子”能否解开呢?笔者觉得大可不必担心,遵循“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一市场铁律,院线方与徐峥肯定能找到化解矛盾的办法。当然,彻底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的理性做法是,有关方面首先从法律法规着手,制定完善相应的行业法规,弥补这一“空子”。不能让制片方和院线方仅靠“惯例”办事,遇上此类“新冠”突发事件,“惯例”就失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