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日下午举行的长宁区社会组织工作推进会上,申杰社会组织培育评估中心理事长钱建华就合作运营天山路街道社服中心的情况,作了题为“合作运营,体现一个‘精’字”的发言。她从四个方面谈了“精”的做法和成效: 一是“党建重精品”。首先,对辖区70多家社会组织的党建情况进行梳理,建立数据库;其次,开展主题党课和分类指导,帮助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或落实党建联络员。坚持党建+X模式,通过“党建+公益、党建+培育、党建+联动、党建+服务”等模式,使党建领航社会组织的功能得到健康发挥。目前,天山路街道有12家社会组织建立了党支部,在编党员与流动党员共183名。2019年开展党建主题活动10余次。 二是“服务重精准”。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施策。重点抓了“六大益地”建设,把天山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园区打造成“党建引领的能量阵地、社会组织的孵化源地、公益领袖的培养营地、社会资源的配置领地、公益风采的展示园地和项目对接的扶持基地”。2019年开展集中培训和个案实训超过30次,培训及服务的社会组织覆盖达到100%,特别近两年为28家社会组织争取到专项扶持资金61万元,实现最大合力与最佳效率的交互促进,在精准服务中“联”起来、“动”起来和“活”起来。 三是“支持重精心”。在合作运行中做到制度管理全链条、团队管理全方位、流程管理全要素、规范运作全过程。目前,全街道78家社会组织中,有18家获得规范化评估等级,其中5A级8家,3A级10家,获得全国、上海市、长宁区表彰的社会组织有6家,获得奖项13项。同时,为18家社会组织总结提炼优秀案例,编印《天山路街道社会组织风采实录》;推送宣传报道257篇。每年创作编印《工作手册》、《政策汇编》等工具书,提供最新政策辅导。 四是“治理重精致”。提供“引领式”支持服务。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平台持续发布推文42篇,推送线上云课5期。为街道16个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项目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使346.58万元财政资金落地开花。在项目立项前召开培训会,协调供需对接,帮助每一家社会组织完善项目申报书。在事中实施督导与监管,以标准化管理为保障。在事后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出具评估报告。走出了一条具有申杰特色的专业化运营之路。 钱建华表示,推进会后,将继续把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组织运行全过程,打造社会治理的公益共同体。 (本报编辑根据钱建华发言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