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心火”、“胃火”、“肾火”快来对照你哪上火了

“上火了!”是中国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吃多了“燥热”食物、通宵熬夜,酒喝多了……都会引起上火;脸上冒痘是上火,口气大是上火,便秘了是上火......今天,小薇就从医学的角度,告诉大家,究竟什么是上火,为什么会上火,上火后怎么有效缓解!

一、“上火”究竟是什么?

中医里面,将产生人体火热症状的病证,都俗称为上火,属中医“热证”范畴。一般是指人体头面部如口、舌、牙龈、咽喉、眼、鼻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红肿热痛、溃疡等症状,并可伴有全身症状、反应轻微的一种易反复的疾病。虽然说,很多症状比如口腔溃疡、咽喉肿痛、面部疱疹等都可以认为是“上火了”。但实际上,“上火”并没有那么单纯。

中医里面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两者的起因和症状都各不相同。

实火:是因为天气炎热、饮食过热等外因,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功能失调致火热内盛引起的上火。持续时间较短,经饮食、生活调理,一般一周左右就能自愈。

虚火:是年老体弱、熬夜、大病、流产、失血等内因导致人体内精液耗损而引起的上火。症状相对较轻,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但是持续时间较长。很多人觉得自己上火了,会直接去药店买“三黄片”等下火药,或是自己煮凉茶喝。实际上,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如果没有分清实、虚,就一味去火,小心会伤肾伤脾,越来越严重哦!

二、如何分清“实、虚”火

中医根据五脏学说,将“上火”分为心火、肝火、肺火、胃火、肾火,不同部位的上火,不仅有不同虚实的症状,还有不同的去火方式。夏天属于暑热之季,普遍会引起心火和胃火。

(一)心火

典型症状:心烦易怒、心悸失眠1.实火

表现:除典型症状,还有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小便短赤、舌尖红等。

食疗方:冰糖莲子汤——莲子(不去莲心)30克、百合3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到莲子软烂,喝汤。

药物:可用黄连清心丸、牛黄清心丸、导赤散。2.虚火

表现:除典型症状,还有口干健忘、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等。

食疗方:荷叶绿豆赤小豆粥——荷叶10克、绿豆30克、赤小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到米烂后,喝粥。

药物:可用天王补心丹。

小贴士:心火旺盛的人,可适当多吃性寒而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等。(二)胃火

典型症状:口气重、口干舌燥1.实火

表现:除典型症状,还有胃脘灼痛、渴喜冷饮、牙龈肿痛、大便干硬、舌苔黄腻等。

食疗方:麦芽山楂茶——生麦芽10克、生山楂10克、荸荠50克、冰糖适量,煮水。

药物:可用九制大黄丸、牛黄至宝丸等、清胃黄连丸。2.虚火表现为:除典型症状,还有脘痞不舒、干呕、饮食量少、便秘、舌红少苔等。

食疗方:萝卜鲜藕汁——白萝卜30克、鲜藕30克、黄瓜30克,榨汁后加入等量开水。

药物:可用益胃汤。

小贴士:可以多吃莲子、芡实、淮山等健脾开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麦菜、西红柿、枇杷等也都是利于消化的食物。

(三)肝火

典型症状:急躁易怒、头晕头痛1.实火

表现:除典型症状,还有眼睛红肿疼、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等。

食疗方:双花清火茶——菊花6克、金银花5克、淡竹叶3克、冰糖适量,泡茶饮。

药物:可用龙胆泻肝片。2.虚火

表现:除典型症状,还有眼睛干涩、手脚心发热、内心烦躁、后半夜睡着的时候出汗、舌红少津等。

食疗方:枸杞菊花茶——枸杞10克、菊花6克、冰糖适量,泡茶饮。

药物:可用大补阴丸。

小贴士:肝火过旺的人,不宜吃辛辣、腥味及过腻过酸、煎炸食品。更重要的是保证睡眠质量,保持心情舒畅。(四)肺火

典型症状:鼻孔出气有热烫感1.实火

表现:除典型症状,还有发热、口渴、咳嗽、胸痛、咯黄痰或腥臭脓痰、咽喉肿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等。

食疗方:荸荠梨藕饮——去皮荸茅50克、梨1个去核、鲜藕30克,榨汁服用。

药物:可用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清肺抑火丸。2.虚火

表现:除典型症状,还有干咳少痰、午后潮热、夜间盗汗、鼻腔干涩、咽喉干痒、口干舌燥等。

食疗方:银耳雪梨汤——干银耳10克、梨1个去核、川贝母3克、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药物:可用养阴清肺丸、沙参麦冬汤。

小贴士:要避免或少吃辛辣、温补的食物,如辣椒、熏烤羊肉、烤鱼、烤虾等,减少进食热性水果如荔枝、芒果、桂圆、樱桃。

(五)肾火

典型症状:腰膝酸软、盗汗、遗精,一般多为虚火

表现:除典型症状,还有形体消瘦、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烦热、失眠、多梦等。

食疗方:猪腰枸杞汤——猪腰子2只、枸杞、桑葚子各15克,共入砂锅煮至猪腰熟烂,吃腰子喝汤。

药物:可用知柏地黄丸、玉女煎。

小贴士:以滋阴为主,可吃黑木耳、枸杞、桑葚、西红柿、猪血、蜂蜜、牛奶、鸭血、鸭肉等。

注意:以上食疗方及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不适宜长期服用,连续服用不能超过3天。

同时中医讲求辨证原则,因此若无法分辨虚实或“实火”和“虚火”同时存在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小薇健康)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