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11月1日起,天山路街道368名普查员和63名普查指导员通过实地勘察和入户访查,仅用15天时间,摸清普查区域内住房和人口情况。全街道普查区18个,共划分普查小区279个,虚拟小区21个,标绘建筑物1012栋,共登记39983户,登记人口108445人,与摸底相比,户数、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境外人数、自主填报户数6项完成率均达100%。11月17日下午至18日上午,上海市人口普查检查组根据国家网站关闭时的数据,在玉屏居民区按照抽样规则选中了88户,开展了3轮逐一敲门入户核查及电话核查,检查结果11项指标全部零差错。街道人普办负责同志介绍说,取得“零差错”成绩靠的是“三抓”—— 抓进度,按照节点不掉队 为确保有序推进工作进度,街道人普办专人负责平台数据导出,每日两次通报完成进度,及时提醒出现进度滞后及疑问数据普查小区的普查员,帮助普查员全面掌握其普查小区的业务开展情况。同时,街道人普办每日走访各居民区,实时解决业务疑问,制定解决方案,集中力量提高普查质效,推进登记入户率,确保所有普查小区都能赶上进度不掉队。 抓质量,紧绷数据质量弦 街道人普办紧绷数据质量这根“弦”。要求普查员逐街、逐楼、逐门、逐户、逐人、逐项进行登记,准确采集每一条信息,力争做到不遗不漏。一是比对正式登记阶段和摸底阶段的户主姓名底册,掌握变动户的情况,反复核查户籍人员信息,把控自主填报信息的质量,做好情况标注工作;二是通过问楼组长、问邻居、问物业人员,利用“网上国网APP”进行用电查询、张贴登记预约单等方式,集中排查空户、全户外出情况;三是核实离开户籍地半年以内的外来人口,采取不同时间多次上门等方式查漏补缺,提高信息的准确度。 抓覆盖,确保普查无遗漏 街道内多个居民区出现租户多、外来人员多、作息时间乱、语言交流不畅的现象,给上门入户登记带来困难与不便。街道人普办与各居民区共同研讨后,根据不同的人员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下班时间晚的对象,普查员就利用晚上或双休日集中上门入户登记。辖区内某酒店式公寓内日籍人员较多,回家时间较晚,人普办请翻译机构将普查内容译成日文,请物业、翻译人员陪同居委干部在小区门卫处整夜等候,逢日籍住户就上前沟通,做好外籍人员登记工作。 下一步长表工作已开展,人普办和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严格遵守普查登记阶段质量控制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天山辖内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街道社区服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