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大雪”时节 进补滋养有妙招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至”紧挨着“大雪”。“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

隆冬时节的养生要领

进入“大雪”,意味着进入隆冬时节。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简言之,冬季养生关键性的一点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1.男性冬至养生四要义。一为精神调养;二为节欲保精;三为加强锻炼;四为饮食调养。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饮食调养在冬至是最佳时机。

2.女性冬至养生四要义。一是注意防寒保暖。日常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观而减少衣物;二是坚持晚间泡脚。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男性同样需要养成冬季泡脚的习惯;三是注意养肝护肝。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血,在志为怒,开窍于目,主一身之筋,所以怒伤肝,与眼睛有关的疾病、与筋有关的疾病、妇女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往往与肝有关。怎样养肝?养肝首先要滋阴,其次是养血。肝负责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如果身体里血液供应出了问题,肝肯定难辞其咎,所以养肝必须养血。女性养肝可多吃荞麦、荠菜、菠菜、芹菜、菊花菜、莴笋、马蹄、蘑菇等;四是适量进补。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大雪冬至进补好时机

“春华秋实,冬贮收藏”。大雪冬至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机。常用的补品补药,根据其性质分为滋补类、清补类和平补类,因而中医的补虚法也有滋补、清补和平补的不同。

1.滋补。就是服用具有滋腻性质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鸭、鳖、海参等;滋补药物有熟地黄、阿胶、鳖甲、鹿角胶以及各种补膏,如十全大补膏、洞天长春膏等。由于这些补品补药都会增加消化道负担,夏季一般很少服用。然而它们的补益作用较强,对比较严重的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患重症、手术后或妇女分娩后,尤其需要滋补。不过,在服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适量服食,不要过量;胃口不好、舌苔厚腻,或发热、腹痛泄泻时不宜服食。

2.清补。就是服用有补益、清热功效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绿豆、西瓜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包括枫斗)等。夏天人体易为暑热所侵犯,此时服用清补类的补品补药较为适宜。但须注意,素体阳虚,有畏寒肢冷症状的人必须少食或不食。

3.平补。就是服用性质平和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这一类补品补药为数较多,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补品补药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在这里,也给大家推荐几款冬令药膳:

1.元气鸭

原料:公鸭一只,冬虫夏草五钱,枸杞三钱,黄耆五钱,当归二钱,大枣二钱,姜三片,酒少许。

做法:将鸭肉烫去血水,再将冬虫夏草及鸭肉、枸杞、黄耆、当归、大枣、姜、酒放入锅中以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炖煮一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鸭性味甘咸平,入肺肾二经,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

2.羊肉炖萝卜

配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3.山药羊肉汤

原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

做法: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再入沸水焯去血水。将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用清水浸透后,切成2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搅匀,连淮山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益肾,温中暖下。

4.天麻炖乌鸡

原料:乌鸡1只(约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做法: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

(本报编辑根据相关资料编撰)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