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五色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一部难得的战争片

——浅析《金刚川》的编、导、演艺术

文 道林

电影《金刚川》的故事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五次战役。我志愿军某师执行上级命令要限时限刻赶到金城前线的敌军后方,为即将实施的歼灭战切断敌人的退路。这一纵深穿插的奔袭,攸关整场战疫的完胜与否。编剧很聪明,两个多小时的剧情紧紧抓住志愿军某师穿插行动中工兵连架桥这一故事展开。架好被炸,炸了再架,反反复复,最后架起“人桥”,让整师万余将士按时抵达指定设伏位置。情节简单,却是惊心动魄,让观众的心始终吊在嗓子眼。

由此可见,该片编剧深谙电影文学之“法门”。这不二法门就是业内行话“横切面”,也就是电影和电视剧的本质区别。电视剧可以“纵剖面”,有头有尾的叙述金城战役之全过程,而130分钟的《金刚川》无法做到“纵剖面”,只有“横切一刀”,这一“刀”就切在“架桥与炸桥”这个“横切面”上。用编剧们的行话说:口子要小,开掘要深。《金刚川》做到了。

再说说这部影片的导演,这部电影的导演是管虎、郭帆和路阳三人联合执导。联合执导出现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这类片段式影片中不足为怪。出现在一个故事中分开执导,还是第一次。据影片编剧之一葛瑞透露,路阳导演部分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心理戏,郭帆导演部分更偏重视觉效果,即影片中出现的特技特效处理,而管虎导演则总体把控影片风格走向。三个导演各具擅长,却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想表现战争中的个体。他们认为,志愿军群体不应该是同质化的,而应该是由鲜活的一个个“个体”组成。在剧本创作阶段,三位导演就参与其中,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建立起每个人物在这场恶战中的情感关系。

影片重点刻画了两组人物的情感关系:一组是高炮排排长张飞和班长关磊的兄弟之情,而关磊是因为违反军规从连长位置贬到班长职务上的。上级决定,由排长张飞指挥这次护桥战斗,曾经的上下级关系来了个大翻转,增加了“看点”。关磊的饰演者吴京和张飞饰演者张译的表演为这组人物关系的戏份“加分”不少,也是全剧的“戏核”。这部分剧情由管虎执导。而步兵班长刘浩和话务员辛芹之间朦胧的情感,则由路阳操刀。这部分情感戏,导演拿捏得很到位,用一句戏曲行话形容,叫“云遮月”,朦朦胧胧。如果过于渲染,则会破坏了这场正义之战的严肃性。据悉,三位导演十分慎重地对待这部“男人片”里唯一表现女性的桥段。细心的观众已经从影片中领悟了导演的良苦用心。

最后说说影片中的演员表演。再用戏曲行话说,那叫“一棵菜”,意思是满台行当个个称职。男1号高炮排长张飞的饰演者张译在这部影片中超水平发挥,无论是台词和微表情都非常到位。他一反以往影片中观众常见的那种“豪迈式”英雄表演。在老上司关磊面前,张飞(张译)的微表情流露出缩手缩脚的怯懦神态。正是这一看似窝囊的表演作铺垫,把主人公生命最后时刻迸发出的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豪气之表演,推向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为了说好陕西方言,张译在台词本上密密麻麻地标上了注音,在拍摄现场,他过度投入以致于出现脑缺氧昏厥。笔者预言,张译将是下一届“华表奖”“金鸡奖”或“百花奖”的有力竞争者。男2号高炮班长关磊的饰演者是老戏骨吴京,吴京的演技自不待说,他自身的硬汉特质让他在剧中霸气尽显。

邓超的客串,无疑给影片增色不少。有一场戏,邓超饰演的先遣连高连长和和李九霄饰演的班长刘浩,因为要不要为了协助修桥而放弃过江发生了激烈争吵,邓超被下属讥笑舌头捋直之后再说话时,急于证明自己说的江西方言好懂,在紧张的大战前夕制造了一个笑点,也让人看到了严酷战争中的一丝温暖。据说这一情节是邓超在片场提议后加进去的。还有两个细节足可见邓超的表演功力,一处是高连长被炸倒在地时的那句台词:“别管我,快修桥!”那让人感到扎心的声音和神态;另一处是高连长挣扎着爬起来走向对岸时佝偻的背影,浑身是戏。

片中班长刘浩扮演者李九霄说着一口四川话,也很出彩,该角色展现了一个士兵的成长过程。片中唯一女性通信兵辛芹的饰演者邱天戏份不多,却很到位。她用四川话和刘班长说的那句:“刘浩同志,我们前线见”。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女孩子的坚强和敏感中的那份一份克制,让人动容。其他配角如魏晨饰演的老烟鬼闫瑞、郝汉饰演三娃子、郭奕霖饰演二虎等等,都形神兼备。总之,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组合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群像,深入人心,流传于世。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