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杜晓建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今年“读书日”在福州路上海书城举办的《寻找红色记忆,传承百年荣光--暨百份红色记忆展》上,我送展的藏品《中国共产党与农民土地问题》一书的图片展出。这是1949年3月,家父离开山东根据地,随军南下准备接管上海时,随身带到上海的六本小册子之一。 家父离世后,我在他的书柜中发现这6本泛黄发脆的山东革命根据地旧书,内页里父亲还写下“这书是南下时从老区带来的”。盖着他的藏书章。我后来在这6本书上添盖了我的收藏印。 1948年,家父随军南下一路征战,接管上海在沪扎根。“文革”浩劫忍辱负重,改革开放安享晚年,这6本书始终陪伴着主人,是什么力量让他把这6本书带到上海?陪伴他到生命的终点! 家父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书,是奶奶一根打狗棍,一个讨饭碗把他拉扯大的。1941年他在山东根据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是在党的怀抱中有了读书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南下接管上海后,他特别珍惜党组织给予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读书充电。这6本书上,其实是收藏了从山东革命根据地到上海郊区改天换地的历史;是收藏了讨饭流浪娃到革命老干部的人生传奇;更是收藏了一位山东籍老战士的初心情怀。2011年的冬至夜,家父辞世。整理他老人家的遗物,我抚摸着书柜里来自山东老区的6本书,感慨万千却难以言表。 2014年春,我在香港旅游时偶然看到旧书拍卖的盛景,盟生出让藏书漂海的梦愿。祈愿在专业爱书人的书柜中得以传承有据。让红书从山东出发,经上海漂向世界。不多久,还真拍出一册,那是由山东省渤海区党委印刷的任弼时著作《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2018年5月9日的《天山社区晨报》刊载了我拍卖家父藏书的故事。2014年香港拍卖的书和2021年上海展出的书,主题竟然是6本书中的天然巧合,都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和农民问题的专著。而父亲离山东根据地以后,从接管上海到离开人世,与上海农村结下了生命情缘。他的履历里也是写满共产党关于土地和农民的印记。 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贺之际,录下陪伴家父一生的老区红书故事,祈愿子孙后代永葆这红色江山的传承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