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佳 这几天看新闻,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记得小时候吃饭时,大人就教育我们一点饭都不能剩下,迷信的外婆还吓唬我们小孩子说浪费粮食会被雷劈的。在大人们的言传身教中,我们从小就知道粮食的珍贵,早已将节约变成了习惯。 从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过来的人尤其知道粮食的珍贵,在很多优秀的老电影里,也有不少珍惜粮食的镜头。小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焦裕禄》,里面有个情节记忆犹新:焦裕禄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小儿子嚷着要吃红烧肉,还一气之下把爸爸给他的窝窝头扔到了地上,窝窝头已经发硬了,扔到地上咚咚响,可谓“掷地有声”。一向疼爱孩子的焦书记看到孩子这样糟蹋粮食,一下子红了脸,责令孩子捡起来,还第一次动手打了孩子。在他眼里,浪费粮食就是犯罪,哪怕是自己最疼爱的孩子也不能姑息容忍。 对待粮食的态度甚至可以作为区分敌我的标准。在老电影《地道战》里,几个汉奸特务假冒武工队混进高家庄里企图摸清地道的情况。几个人一桌馒头随意啃几口就丢,弄得杯盘狼藉,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这个小小的细节没能逃过我眼亮心细的高家庄民兵队长的眼睛,他由此看出破绽,并最终判定对方是冒牌货,遂大胆与敌人周旋,及时化解了危机,让敌人的计划最终破产。几个特务做梦也想不到浪费了几个窝窝头居然就让自己的计划泡了汤。 记得前一阵子谢晋导演的老电影《牧马人》网上火了起来,里面有个情节很有意思:男女主人公李秀芝和许灵均初次见面,老单身汉许灵均家徒四壁,只有一锅粥、一个碗。两人就一个用碗,一个用锅,分吃那一锅粥,连个咸菜萝卜干都没有。李秀芝给许灵均锅里倒粥的时候,碗边流出来了一点粥,许灵均一点也舍不得浪费,赶紧用锅小心翼翼地把碗边的粥刮干净。这个动作看起来又滑稽又自然,很真实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粮食的态度。 如今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早已超越了焦裕禄、许灵均那个年代,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粮食的情况时有发生,剩饭习以为常,倒掉也不觉可惜。殊不知:小餐桌,大文明,节约粮食永不过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