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过期食物,是保证健康的基本常识。那些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在销售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尴尬”。然而,不乏消费者对“临保食品”趋之若鹜。 中老年人是“淘货”主力军 位于控江路1736号的环球超市,常年设有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种类包括面包饼干、糖果零食、饮料果汁、速溶咖啡、乳制品、食用油、厨房佐料、罐头制品等等。临保期区域商品琳琅满目,“霸占”了超市一大片销售区域。不管什么时候来,这里永远是人头攒动,阿姨爷叔们争相“轧闹猛”。 “10块钱两袋面包,可以混搭,一袋土耳其进口水果蛋糕,再搭一袋国产小面包。”“午餐肉罐头一大罐只要10块,原价要卖20块……”一大早,店里就迎来了不少顾客。 营业员介绍,小面包销量很好,一天下来要补好几次货。“低价位的小食品很受欢迎,价格划算,买回家吃得也快。这些进口的零食,还有那些需要调配的咖啡,年纪大的人比较陌生,销量相对差一点。” 市民方先生买了两袋小面包,“距离保质期还有一个月,每天吃点很快就能吃完。”云阿姨则买了两罐午餐肉,“回家切片煎一下,老伴很爱吃的。”前来“淘”货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营业员还会贴心地提醒:“有糖尿病的不要买这个,太甜了……” 环球超市经理徐先生介绍,这里的临保食品基本上距离过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商品质量是有保障的,进口产品都有海关的进关证,国产的也都有检测报告,市民可以放心购买。 买“新鲜”还要有好价格 杨浦一些大型超市也设有临保产品专柜。在沃尔玛五角场店,看到不少市民们正在临保货架前挑选零食。 “大家都有买‘新鲜’的心理,总觉得买到临保食品,自己好像吃亏了一样。哪怕买回家就吃,也想挑个生产日期近的。”家住附近的李阿姨说,“这种动物造型饼干,一盒才2块8毛钱,到今年11月11日过期,买回去就吃很划算。” 放眼望去,柜台上有不少饼干糕点、冲调粉类、饮料牛奶、厨房佐料等,种类不少。此外,还有一些并不“临期”,却不慎在运输途中外包装破损的商品,也放置在这里低价出售。前来沃尔玛“淘”低价的市民表示,大超市的货源有保障,牌子也不错,他们相信买到手的东西是正品。 “只要不过期,都可以食用,就看心里能否过得去这道坎儿。”顾客小王是一名学生,他告诉记者,学校宿舍没有冰箱,因此买回去的东西几天内就必须吃完。“零食之类的,买回去和舍友分一分,一两天就吃完了。” 不过,正如小王所说,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总感觉是卖不出去了才会被放到临期柜台。”市民石女士说,食用油、佐料这些,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食品,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像这种火锅底料,才5块多,很划算。” (上海杨浦) 【知识链接】 临保期的食品能吃吗?对健康有没有影响?消费者该如何科学地理解保质期? 我国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等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换言之,除非商家储存方式不当,否则临保食品在品质上和正常期限的食品是一样的。
|